「五一」假期,來自全國各地的15名知名油畫家在吐魯番開啟了第三期「和美新疆——中國油畫名家採風創作活動」。3年來,40餘位來自全國各地的知名油畫家走進新疆廣袤大地,創作了一系列以新疆自然風光、人物、民俗文化為主題的美術作品,也讓更多人得以欣賞新疆之美。
新疆是油畫創作的樂土
在吐魯番的一周時間內,畫家們每天天亮就出發,天黑前才返回,先後走進交河故城、吐峪溝村、葡萄溝景區、高昌故城等地,深入領略吐魯番的歷史遺存、魅力民俗和自然風貌,以極大的創作激情在畫布上揮灑油彩,創作出一幅幅精美畫作。
5月3日,畫家鄭光旭一邊觀察,一邊描繪葡萄溝風景。石榴雲/新疆日報記者 賈春霞攝
4月29日,交河故城陽光熾熱,除了吃份盒飯的時間,吉林藝術學院油畫研究院院長、吉林省油畫學會會長王建國就一直在畫板前創作。「新疆的美是多方面的,在這裏創作,有一種現場感和生動性。」雖然已來過3次,但王建國說,他「沒有畫夠,還要繼續來」。
綠樹掩映的古村落中,民居錯落有致;一條小河穿村而過,遊客們熙熙攘攘;紅色遮陽傘下,商戶們在熱情售賣特色紀念品……北京當代中國寫意油畫研究院副院長、中央美術學院博士生導師丁一林創作的油畫作品《5月1日的吐峪溝村》描繪了旅遊給這個古村帶來的變化。「幾年前我來過新疆,吐魯番給我留下的印象很深,但遺憾的是沒能畫出來,所以這次我是憋足了勁兒來畫畫的。」丁一林說。
新疆是多元文化薈萃之地,有着神奇壯闊的自然景觀、積淀厚重的歷史文化、獨特濃郁的民俗風情,給藝術家帶來源源不斷的藝術靈感。他們從不同角度創作,展示新疆的風物之美、人文之美、和諧之美。
「新疆太美了!色調、色彩各方面都很適合畫油畫。」北京當代中國寫意油畫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油畫》雜誌主編王琨感慨,「雖然走過很多地方,但新疆最讓人難忘。只要有機會,我一定要再來新疆。」
5月3日,畫家王琨在葡萄溝景區一所農家小院寫生。石榴雲/新疆日報記者 賈春霞攝
畫裏的新疆更迷人
遠處,赤褐色的火焰山溝壑縱橫,葡萄溝內鬱鬱蔥蔥,隱約可見起伏的葡萄晾房;近處的葡萄樹一架連一架,一片接一片……第一次現場看油畫名家把葡萄溝的美景畫在畫布上,站在一旁學習的靳蓮蓮入了神,她是吐魯番市高昌區艾丁湖鎮團結中學的美術老師,「調色、構圖、用筆都大有講究,巧妙地抓住了火焰山和葡萄溝的特點,讓人過目不忘。」她說。
位於高昌故城內城中部的可汗堡遺址,堡內四面殘牆高低不一,北部土台上聳立着一座十米多高的夯築方塔形建築。雖然曾在蘇巴什古城和交河故城寫生創作過,但這樣的景象,讓北京當代中國寫意油畫研究院院長王輝有了創作衝動,他將方塔形建築作為畫面的主要表現對象。「這個建築就像歷史豐碑矗立在高昌故城,作為一名畫家,要將這些感受傾註筆端,形成自己的畫面語言和特色。」王輝說。
5月2日,新疆美術家協會秘書長效琿在吐峪溝村寫生創作。石榴雲/新疆日報記者 賈春霞攝
「看,這幅畫畫的是這裏。」「畫得太好了!」「我能和您的畫合個影嗎?」「五一」假日期間,吐魯番旅遊迎來小高峰,來交河故城、吐峪溝村等景區的遊客絡繹不絕。畫家們的採風創作成為景區一道獨特的風景,吸引不少遊客駐足觀看,拍照留念。
2021年,「和美新疆——中國油畫名家採風創作活動」啟動以來,畫家們走進天山南北,既觀覽了天山南北豐厚的人文歷史遺產,更感受到新疆經濟社會在新時代的長足發展和各民族守望相助、共建家園的蓬勃生機。他們通過獨具個性角度的觀察、感受和表達,以飽滿的激情創作了400多幅油畫作品,表現了新疆廣袤大地上美麗而獨特的風景,畫出了新時代的新疆之美。
5月2日,新疆畫院專職畫家徐江峰在吐峪溝村的寫生吸引遊客拍照留念。石榴雲/新疆日報記者 賈春霞攝
為了讓全國人民品味這些濃縮在藝術作品裏的新疆故事,今年春天,「和美新疆——中國油畫寫生作品巡展」在前兩期採風活動基礎上及時推出。該展覽精選藝術家們在新疆創作的70幅油畫作品,目前已走進深圳、上海等地,讓更多觀眾跟隨畫家們的腳步,感受新疆絲路古道的滄桑厚重與淳樸的民俗風情,了解新時代新疆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
「『和美新疆』系列活動是文化潤疆工作中一項特色活動,在推動新疆文藝繁榮發展、對外文化交流等方面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我們會將這個活動持續舉辦下去。」新疆文旅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馬旭國說。
4月29日,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主任張路江用畫筆描繪交河故城。石榴雲/新疆日報記者 賈春霞攝
新疆文旅融合新名片
看着油畫家們深入基層、廢寢忘食,用深厚的情感、生動的手法、鮮活的形象展現新疆獨特魅力,一直隨行的新疆畫院院長張雷震感佩不已。
「和美新疆」系列活動的啟動,源於2021年年初一次新疆文旅如何深度融合的專題會議。「當時我們想,能不能邀請全國一線有影響力的畫家來新疆寫生,再通過展覽展出作品,讓全國人民領略到藝術作品裏的新疆之美。」張雷震回憶說。
新疆畫院院長張雷震在葡萄溝創作以新疆自然風光為主題的油畫。石榴雲/新疆日報記者 賈春霞攝
在新疆文化和旅遊廳、北京當代中國寫意油畫研究院的支持下,這個想法很快變成現實。同年4月和9月,全國各地的油畫家們先後走進天山南北,深入了解絲路古道遺跡和當地淳樸民風,感受春秋兩季的新疆勝景,不僅用畫筆生動描繪大美新疆,還將和諧美麗的新疆展示給全國觀眾,展示了新疆形象,讓這個活動影響力更加深遠。「『和美新疆』系列活動已成為我區文旅活動的一件盛事,成為新疆文旅融合一張嶄新名片。」馬旭國說。
從全國美術界舉辦的各項活動中來觀察,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中央美術學院院長范迪安認為,「和美新疆」系列活動持續時間長,畫家陣容強大,體現出中國油畫特別是寫意油畫群體朝向高質量發展的態勢,「中國美術在新時代新征程中,正需要這樣一次又一次的群體採風創作活動,把新的主題思考、新的現場感受註入筆端,形成一幅幅創新之作。」
5月2日,畫家張臏在吐峪溝村將自己的獨特感受註入筆端。石榴雲/新疆日報記者 賈春霞攝
「不管是從藝術表現形象,還是用藝術講故事來說,這個活動都非常成功。」5月5日,在吐魯番參加採風創作活動的畫家張臏說,作為中外文化交流中心美術館館長,他策劃將「和美新疆」系列作品送到以色列和馬來西亞進行展覽,繼續推動該系列作品持續在國際上展出,用藝術形式讓世界各國人民感知一個鮮活、和諧、美好的新疆。
資料來源:石榴雲/新疆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