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瑪依:油城變「游城」
位於克拉瑪依境內的G3014奎阿高速、G3015奎塔高速和G217國道的互通立交橋(6月3日無人機拍攝。石榴雲/新疆日報記者蔡增樂攝
出奎屯市,沿奎阿高速公路向北疾馳100多公里,前方的戈壁荒原上忽然閃出大片茂密的林帶。濃密的綠蔭深處,就是克拉瑪依市。
6月3日,「沿着高速看新疆」第四季啟動,石榴雲/新疆日報全媒體報道團隊沿着奎阿高速公路,走進「共和國石油長子」——克拉瑪依市,感受「荒原之旅時尚之都」的魅力。
宜居宜業宜游
在輕柔的音樂伴奏下,輕舒雙臂,緩緩出拳……清晨7時多,68歲的克拉瑪依市民白賢陽來到克拉瑪依一號井景區石油紀念廣場,用一套行雲流水般的太極拳開始一天的生活。
在一號井景區石油紀念廣場,高15米、最大直徑為28米的克拉瑪依大油泡主題雕塑,讓這個廣場成為網紅打卡點。然而,49年前,當白賢陽第一次來到這裏時,並沒有綠樹成蔭、花紅柳綠的廣場。「這裏就是戈壁灘,啥也沒有!」他回憶。
如今,這裏不僅是克拉瑪依市民休憩的場所,更是遊客必去的景點。
進入6月,和大油泡雕塑一路之隔的和頤至格酒店迎來遊客潮。這幾天,酒店客房入住率直線上升。每天早上,門口就停着各種旅遊大巴,操着各地口音的遊客拉着行李箱行色匆匆。
上世紀50年代,一首《克拉瑪依之歌》唱紅大江南北,人們從歌聲中知道了這個昔日「沒有草沒有水連鳥兒也不飛」的地方。如今的克拉瑪依,園林遍布、河流貫穿,是一座適合休閑度假、觀光遊覽的現代化休閑城市。這座世界上唯一以「石油」命名、貢獻了新中國第一個大油田的城市,因油而生;如今,克拉瑪依因旅遊而興。今年前5月,克拉瑪依市接待遊客319.39萬人次,同比增長104.94%;旅遊收入19.48億元,同比增長98.83%。
新業態方興未艾
6月3日下午,克拉瑪依市區氣溫很高。跟天氣同樣熱的還有新疆新域房車旅遊股份有限公司的電話。6月中旬,獨庫公路將通車,來咨詢、訂車的電話不斷。今年,該公司運營的房車增加到30輛,仍不能完全滿足需要,7-8月的房車已被預訂一空。
近年來,自駕遊是克拉瑪依市最火爆的旅遊業態之一。交通條件的改善特別是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車,是推動自駕遊發展的重要原因。
克拉瑪依市自駕車與房車露營協會副秘書長段強是特種旅遊的資深玩家。在他的印象中,克拉瑪依市自駕遊的火爆是從2015年前後開始的,而2014年正是奎阿高速、奎塔高速公路通車的年份。從那時起,從克拉瑪依開車到阿勒泰,從五六個小時縮短到三個小時左右,到塔城的時間大大減少。剛開始,一些克拉瑪依市民加入自駕遊的行列。後來,通達條件越來越好的克拉瑪依市,逐漸成為北疆自駕遊的節點。「由於到阿勒泰、塔城、伊犁交通便捷,我們正將克拉瑪依打造成北疆自駕遊集散中心。」克拉瑪依市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和旅遊局副局長弋磊說。
「現在,克拉瑪依市航線達到26條、航點25個,實現了與北上廣等一線城市直航。」弋磊說,空中交通的便捷實現了到克拉瑪依的「快進」,四通八達的公路讓克拉瑪依「北疆自駕旅遊集散中心」的功能得以充分發揮,落地自駕、異地還車等一系列自駕遊服務項目,讓遊客們實現了「慢游」。
旅遊發展底氣足
在房車邊上支起餐桌,在房車自帶的烹飪台上大展身手,不一會兒,空氣中就飄着西紅柿炒雞蛋、毛芹菜炒肉的香味。6月3日,來自北京的自駕遊遊客李鵬和朋友圍坐一起,品味剛剛出鍋的家常美食。這時,落日余暉灑在烏爾禾國際房車露營公園里,一片金黃。
「這裏免費提供水電,在市區補給也很方便,周圍環境也不錯。」李鵬對露營公園提供的服務很滿意。
烏爾禾國際房車露營公園是克拉瑪依市為打造「北疆自駕旅遊集散中心」而建,今年5月1日正式向公眾開放。「克拉瑪依市從地形上看是一個狹長地帶,在南邊烏爾禾區我們打造了烏爾禾國際房車露營公園,在北邊獨山子區我們打造了獨庫大本營。」弋磊說。
露營公園總投資2.8億元,內含住宿營位298個,有網紅高端木屋營位、精品房車營位、野奢帳篷營位、輕奢集裝箱營位,同時還設置了背包客帳篷露營位,滿足遊客多樣化需求。
近年來,油城克拉瑪依的「游韻」越來越足:2004年,克拉瑪依油田被命名為首批「全國工業旅遊示範點」;2020年,烏爾禾世界魔鬼城景區躋身國家5A級景區之列;在不久前發布的《2021中國休閑城市發展報告》中,克拉瑪依市在中國城市休閑指數綜合排名前100(城市)中位列第十。
王貴栓老人今年91歲了,1956年就來到克拉瑪依市,一生為石油事業奮鬥。奉獻了一輩子,老人還是離不開克拉瑪依。每每遇到外地遊客,他的興致就特別高,經常主動和別人搭話,總要問「這裏好不好?你們那裏有沒有?」笑得像個驕傲的孩子。
6月3日,遊客在克拉瑪依河中心景區觀賞音樂噴泉。石榴雲/新疆日報記者蔡增樂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