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旅官宣 > 正文

「國採與宮色——清代宮廷織綉服飾色彩展」於嘉德藝術中心開幕

時間:2024-06-22 18:44:05來源:大公文旅

  由故宮博物院和嘉德藝術中心聯合主辦、瀋陽故宮博物院特邀支持的「國採與宮色——清代宮廷織綉服飾色彩展」於6月21日在嘉德藝術中心正式對公眾開放。

  此次展覽集中展示了故宮博物院收藏的近百件珍稀清代宮廷織綉服飾展品。同時,亦有瀋陽故宮博物院精彩展品呈現。此次展覽近九成展品皆為首次展出,力圖全方位展示中華傳統「高定」的巧奪天工!清沿明制,大清衣冠,是於今未遠的中華傳統服飾,是中國古代絲綢最後的輝煌,也是中國古代植物染業最後的華彩。嘉德藝術中心與故宮博物院第六次聯袂,傾力推出難得一見的清代宮廷織綉服飾色彩大展!



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朱鴻文  嘉德藝術中心供圖

  開幕式現場,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朱鴻文表示,故宮博物院與嘉德藝術中心自2019年開始共同策劃、實施專題展覽,展覽風格從最初的嚴肅穩重逐漸轉變為現在的生動有趣。這種變化同樣映射了故宮博物院與嘉德藝術中心之間的合作關繫——從最初的相敬如賓逐步漸入佳境。

  朱鴻文副院長指出,本次展覽具有三個顯著的特點:一是本次展覽專註於色彩。色彩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具有豐富的象徵意義,不僅反映了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還體現了傳統禮儀制度和社會秩序。清代宮廷在色彩的運用上,不僅汲取了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還融合了滿、漢、蒙、藏等多民族的文化特色。二是展品的珍貴性與稀缺性。因織綉服飾類文物的材質脆弱、顏色易褪,對其的保存與展示都極具挑戰。此次展覽展出了近百件織綉服飾類文物,其中近九成的展品是首次與公眾見面,展現了清代織、染、綉、緙、繪等工藝等高級工藝的時代風貌。三是本次展覽不僅是對文物的展示,更是對故宮博物院織綉服飾類文物學術研究成果的展示。從策展、布展,到展覽的開幕,故宮博物院與嘉德藝術中心展覽團隊緊密合作,展現了雙方高水準的專業能力與敬業精神,同時也體現了雙方的文化自信與互信。

瀋陽故宮博物院黨委書記孟繁濤  嘉德藝術中心供圖

  瀋陽故宮博物院黨委書記孟繁濤表示,故宮博物院與瀋陽故宮博物院作為國內僅存的兩座清代皇家宮殿建築群,不僅是清宮珍寶的收藏地,自身也承載着豐富的歷史與傳統文化。嘉德藝術中心近年來在宮廷藝術展覽與推廣方面取得的顯著成就,在文博界贏得了的廣泛讚譽。這次展覽,三家的攜手合作,讓瀋陽故宮博物院倍感榮幸。

  瀋陽故宮博物院以其鮮明的漢、滿、蒙、藏等民族特色的宮殿建築和院藏的織綉、書畫、傢具、琺琅器等宮廷藝術品而聞名於世。近年來,瀋陽故宮博物院基於其研究體繫打造的「金玉滿堂——瀋陽故宮博物院的奢華典藏」等展覽,受到了公眾的普遍歡迎。此次瀋陽故宮博物院積極參與的「國採與宮色——清代宮廷織秀服飾色彩展」是色彩斑斕的視覺盛宴,也是展示清宮織綉服飾深厚底蘊的文化盛宴,希望我們以此次合作為契機,未來共同呈現更多精彩展覽,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好中國故事共同努力。



嘉德藝術中心總經理寇勤  嘉德藝術中心供圖

  嘉德藝術中心總經理寇勤表示,此次展覽具有幾個顯著特點:首先,規模之大,堪稱難得。故宮博物院此前極少舉辦如此規模的織綉服飾類展覽,而且這次的色彩主題無疑是一次全新的嘗試;此次展覽的技術難度也是前所未有的:由於織綉服飾類文物對展陳條件的要求極高,嘉德藝術中心團隊曾與故宮博物院的專家們反覆探討、研究此類展覽的特殊展陳設計及安排。展櫃不僅需要24小時恆溫恆濕,還需採用特殊展陳燈光技術,以確保文物始終處於最佳的保存環境中;此外,嘉德藝術中心投入了大量資源,定製了能夠展示織綉服飾類文物全貌的特殊展櫃,使觀眾可以360度欣賞到精緻華美的展品。這次展覽還集合了故宮博物院多個部門的珍貴文物:例如從故宮博物院圖書館藉出的清宮制衣畫樣、御筆心經等,本次展覽是故宮博物院多部門協同策劃和支持的結果,是一次了不起的展覽。「國採與宮色」的成功啟幕不僅是一個展覽的開端,更標誌着嘉德藝術中心與故宮博物院以及其他文博機構合作的進一步深化。



故宮博物院宮廷歷史部織綉文物科副研究館員章新為到場嘉賓進行開幕導覽  嘉德藝術中心供圖

  在時光悠長的磨洗中,絲織品作為蛋白纖維文物,織物的天然染色作為文物承載的重要文化信息,極易褪損。只有像宮廷這類大宗收藏或能跨越久遠的歲月。故宮博物院珍藏的這一染織遺產極為珍貴,唯有走進展廳,才能看到宮廷傳統織綉服飾的「臻彩」和「真色」,真正領會到中華傳統植物染最後一季的繁華。





展覽現場

  清代服色制度經過一百馀年的發展,到乾隆朝臻備完善,既深入汲取了中華文化的哲學和禮制,又融合了滿、漢、蒙、藏等民族文化。嘉德藝術中心與故宮博物院期待通過這次展覽,讓每一位觀眾都能在中華服飾色彩之美中,感受到一個璀璨奪目、生生不息、熠熠生輝的中國!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