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游记攻略 > 正文

在吃喝方面,安順有些能耐的

時間:2022-07-05 11:58:24來源:悅遊CondeNastTraveler

人們到安順去,因為這裡有「白練懸壁」的黃果樹瀑布,有喀斯特的寶藏「地下精靈城」龍宮,更有神秘傳說圍繞的格凸河、雋秀的夜郎洞湖和保存數百年屯堡時光的黑石板、古寨牆。若是你懷着尋找美食的心思到這裏,安順也着實值得你去發現。

一路往西南方向,出貴陽市區後,山勢陡然抬升。路牌上的名字也愈發好聽:織金、紫雲、望謨、貞豐、安順、興仁......伴着沿途雲煙繚繞的奇峰地貌,像是拂開了一本水墨捲軸。初到貴州的人一定會感嘆這片土地的起伏無序。水體對大地的持續改造令山巒重塑,使大地溶蝕,造就了這裏的山地高原交錯並列,城市猶如陷在「皮夾溝」之中。飛機降落時俯瞰地表,微縮的城市被山脈分隔成數個團塊,其中地形最為平整的便是安順。

01 安順人的「過街調

「貴陽人講穿着,安順人講吃喝」。這裏的飲食跟隨節氣:三月三的清明粑、四月八的糯米飯、九月重陽打糍粑……把日子的滋味都裝進胃裡。快節奏的「過街調」是感受安順味道的最好方法,快步到街頭逛一圈,你便能收穫裹卷、烤豆腐、雞蛋糕、糍粑稀飯……

從早晨開始,沿街店鋪依次騰起水霧。在有50年歷史的老字號段記,破酥包一出鍋就賣光了。儘管路邊包點店都寫着破酥包的名字,但破酥皮經過老面發酵,抹上豬油,人工揉捏至層層分明,不稀不硬。肉餡是最嫩的梅子肉,做出了三鮮、鮮肉、付油三種口味。咬一口,鬆軟鮮香,是獨當一面的白案小點。儒林路上那家開了20多年的「奪奪粉」店,面對拆遷,早幾年就閉了店,只留着一塊寬幅木招牌,用來指示尋它的 人去往的方向。「奪奪粉」用大白話講叫小火鍋,在麻辣或酸辣的鍋底裏,放上大量配菜打底,中間放上一大塊肉末,再圍上方方正正的米涼粉坨坨。因為最開始這個小吃是用竹籤「奪」(扎)起來吃的,於是便成了「奪奪粉」。米涼粉能從容地與你喜歡的配菜味道相融合,還能在你的嘴裏保留它的口感。燙嘴的奪奪粉,再點一杯冰的玫瑰水,一定會讓你吃到打嗝。

安順街頭名小吃「奪奪粉」

由一對夫妻經營了近30年的孫記羊肉粉麵館搬到了同樣位於儒林路的新店鋪裏。季春正午,這裏已經有些悶熱。放學的孩子們魚貫入內,老闆娘一邊熱情地招呼,一邊熟練地甩粉下鍋。等到年輕人散去,接着到來的是那幾個老街坊,他們卷着煙、眯着眼,一邊看電視,一邊嗦一碗粉,沒什麼比這種熟悉而安穩的日子更讓人舒服了吧。

布依族村寨的百年石牆

在西秀區的另一頭,嶄新的住宅樓拐角有一間色調格外溫柔的小屋。大城市裡常見的社區咖啡被店主搬回了安順。「coffee Nap stand」這個令人放鬆的小空間提供咖啡和甜點,店名裏的「Nap」是希望人們能在一杯咖啡之後,打個小盹兒,或是和朋友聊聊天,給大腦一段放鬆的時間,等待咖啡因喚醒你的精氣神兒,然後走出這裏,去開始新一輪的忙碌生活。白天忙着販售咖啡,晚上閉店後要烘豆子、做甜點,「coffee Nap stand」店主把這種咖啡生活美學方式帶回安順。

02 老村寨的新故事

在匠廬·閱山落成之前,俯瞰壩陵河谷的蠻寨村沒有承載現代生活方式的旅居空間。開門見山,閱山悅心。匠廬·閱山座落在黃果樹風景區內,離滴水灘瀑布很近,卻又恰如其分地和喧鬧保持着距離。選址於蠻寨村,是因為這兒舉目四望的絕美風景,山嶺、峽谷、高橋、飛瀑,以及炊煙漸起的民居、腳下剛耕種完的土地,頗有「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的鄉野風味。

通體大面積留白似乎成了大多數精品民宿的審美共識,閱山也不例外。遵循還原村寨原生的美,閱山給了那些「原生元素」大量的空間,面向河谷的牆面進行鏤空,透過視覺如水墨山水畫卷,24間客房內透過大落地窗景色各不相同,晨霧朝霞、餘暉星辰皆入目。客房的許多細節也都表達着對這片土地的眷戀:布依族人傳承的蠟染、手藝竹編、古法造紙,甚至村裡那棵老樹,在修築一新的空間裏,依舊保留着這些古老文化的痕跡。

從室內遠觀石瓦,這是千山村寨的獨特設計

匠廬·閱山並非簡單的一棟小樓,依村寨延伸的方向,立體構建了一處生活空間。這裏供應質樸的本地農家菜,也可以小酌一杯,你可以在書房隨心翻看,也可以沿着拐彎抹角的小道去村裡轉轉。等到下午太陽不太強烈的時候,爬上旁邊被譽為「全國第一、亞洲第二、世界第六」的大跨徑鋼桁梁懸索橋——壩陵河大橋,回望蠻寨村,河谷裏漸漸升起的雲霧,給閱山籠上一層溫柔的濾鏡,竹木磚石之間似乎還夾雜着一絲鄉野愁緒。在閱山,一定不能錯過一場日落。盤坐在泳池旁,隨着滿目暖陽漸漸轉為清冷微光,李白那句「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似乎是這番意境吧。

全國第一、 亞洲第二、世界第六」的壩陵 河大橋

如果說閱山選擇的是用更現代的形式去打造生活空間,將山情水意化為建築空間的點睛之筆,匠廬位於安順普叉村的又一處作品則更內斂含蓄,牽動着你心中的那一份鄉野情愫。

在普叉村生活了數百年的布依族人,隨着家族成員越來越多,同時生活條件也越來越好,近幾年來,他們陸續搬離祖宅,住進了山下的新房裡。半山的普叉村被藤蔓和雜草佔據了數十年。待到匠廬·村曉選址於此,喧鬧重新打破了山裡的夜色。和匠廬·閱山極致的風光不同,匠廬·村曉更重視保護民俗文化和傳統建造工藝。每一棵樹、每一條溝、每一棟房屋的牆垣和邊界都原封不動地保留着。設計師簡單地將自然光線沿着原本的照射路徑進行梳理,用儘可能完善的維護、修補替代新建,即便不得已需要新建的部分,依舊用的是山上的石頭,和數百年前一樣。

匠廬·村曉裏的恆溫泳池

66棟石頭屋,經過3年的修復和改造,變成了38間各不相同的客房及禪室、茶室、蠟染室等功能區。房間以原住民的「韋」字輩命名,延續着這個布依族村落的脈搏。儘管地處山野,這裏依舊有頗具現代氣息的恆溫泳池、咖啡廳、餐廳。客房空間更是開敞簡潔、自然柔和,與山野趣味頗為協調,依舊保持着傳統榫卯和竹編傢具、蠟染點綴織物。摒棄刻意的創新打造,村曉對本土的還原可謂極致。歷史上用來抵抗入侵、圈養牛羊的特殊房屋結構和窄小石門都——被設計師保留了下來,或改造成下沉茶室,或裝扮為小庭院。

採用傳統榫卯結構搭建的禪室

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給了這裏出產優質天然染料「藍靛」的機會,用蠟勾畫,以藍靛浸染,讓布依族的百年蠟染工藝愈發驚艷。村曉的蠟染室裏有齊備的物件,布依族的老師傅一邊利索地抖動着手裡即將變換花樣的布料,一邊把這種傳統工藝娓娓道來。若是興緻高,你還可以順道去一趟安順市區的蠟染博物館,這裏像是一個普通的公園,不妨踏入其中,去讀蠟染的故事。

夜晚的匠廬·村曉,燈光初上

村曉和村莊的緊密聯結不僅在於地緣,曾經為了生活搬離老宅的村民又因為村曉回到了這裏。輾轉做過木匠、賣過竹編的韋叔是跟着村曉一起回來的。韋叔家的老宅就在如今村曉的壩子正對的地方,石牆上旺盛的白木香早已不是十幾年前的模樣。韋叔很樂意跟人講起這裏的故事,一塊雕花、半座石牆,他都能摸着它們講上幾句,「你坐的這塊石墩有600年了」「唯一的遺憾就是這裏的亭子沒被複原」。

精美的布依族蠟染紋樣

在村子裏,你可以去酒吧小酌、禪室冥想,或者滿院子擼貓逗狗。如果體力尚佳,你可以再去爬爬背後的山頭。聽韋叔講,在去往山頂的路上,有兩方石頭殘垣,那是幾百年間抵抗外敵入侵留下來的。原本是上下兩層,一層住青壯年男丁,以便防禦對抗;二層住老弱婦孺。若是一層失守,老弱婦孺便從二層跳往山後的水坑出逃......在村曉,更多的時間會不自覺地被「浪費」在發獃上,詩意田園、故土鄉愁,跟布依族百年的歌謠一般,在心坎上蜿蜒流淌。這個曾經落寞的布依族村莊像是山野獨行者在深林裏撥開了一條新的路徑。在用石頭壘起的空間之內,山風清涼拂起蠟染紋樣,雨落入夢敲起輕聲迴響。

天空之上」的天龍屯堡

03 石頭牆內停駐的時間

安順的屯堡是這座城市歷史文化的活化石。當年軍民兩用的建築融合了民居、碉樓、城牆等功能,古風遺韻如今看來依舊散發著神秘的氣息。屯堡多用附近盛產的沉積岩,摻入桐油、石灰、糯米調和的黏合劑建造,抵擋住數百年的風雨侵蝕,也保護了最初來到這片土地上的山民。

如今的安順仍然保留着很多屯堡,居住着很多屯堡人。屯堡內的人們依然保留着從明代時期傳承下來的文化和生活習俗,600年的滄桑打磨成如今的屯堡文化

布依族紋樣陶罐

雲峰屯堡位於安順以東的七裏橋鎮,密布着雲山屯、本寨、雷屯、小山寨等40餘個村寨,古驛道穿屯而過,盛時屯戶逾千,村落群依山而建,攀升山巔,石牆蜿蜒圍繞着近乎整個村寨。屯裡生活的人們沿襲着老輩的傳統,石頭瓦蓋、石頭牆、石頭街道、石頭房,第一批遷徙而來的人帶來的江淮餘韻和本地的民俗交融結合,從衣着服飾到節慶嫁娶都成了屯堡本身的一部分。

百年石牆上,新建的房屋

雲峰屯堡內遺存的巷道、民居、戲台、寺廟,無一不在展示曾經的滄桑變化。濃縮了近600年的時間,從古西樓到花碉,從寺廟到洋房,從中藥鋪到傳教堂。站在大戲台前,陽光毫無遮擋地灑在屋檐、地板和搖椅上,人們想象着曾經的咿呀唱腔、市集聲鬧。屯堡格外安靜,我們在村子裏徘徊了幾圈,只遇上三兩個路過屯堡前往山裡的本地人。財神廟的阿婆說,夏天這裡會很熱鬧,就像她年輕時那樣......因人群需求而生的村落或許會在城市化突飛猛進的某一天悄悄消失,離我們而去,好在這份記憶仍會留存在一部分人的心裏。

安順三天兩夜

可步行進入的壩陵 河大橋觀景道

Day1 

抵達安順後,入駐匠廬·村曉。位於布依族600年老村寨地基之上的村曉綠意環繞,沿着上山的小路去探尋關於百年前布依族人勇敢和堅忍的故事。下午在禪室裏休憩養神或是去染坊跟布依族老師學一手蠟染,擁有一件獨一無二的藝術品。夜晚可以再次攀上山頭,高原上的星辰觸手可及。

Day 2

入住位於黃果樹瀑布景區的匠廬·閱山,壩陵河上騰起的晨霧還沒散去,遠處滴水灘瀑布的洪鐘之聲隱約傳來。炎熱的下午適合來一場清涼的旅行。對大自然雕刻的喀斯特地貌有偏好的話,在遊覽黃果樹瀑布後,可以深入探訪一番龍宮。如果時間來得及,傍晚可以登上高達370米的壩陵河,還可以來一場更刺激的蹦極。

Day 3

安順的屯堡是本地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早上是探訪屯堡的好時候,大量的遊客還沒來,屯堡人正在有條不紊地推進自己的生活。下午回到安順市區,上街頭溜達幾圈,按照安順人的習慣,體味一番「過街調」的樂趣,不要錯過路邊的裹卷、烤豆腐、糍粑稀飯。飽餐後,去儒林路、顧府街逛逛,那裡是城市歷史留存之地,有許多藏在小巷公館裏的老建築和博物館,值得你細細翻閱。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