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游记攻略 > 正文

春有約!被偏愛的寶藏小城,藏着中國最美櫻花地

時間:2022-03-16 13:06:08來源:feekr旅行

  小飛君可太喜歡三月啦,各種花一波接一波的開,現在正是一年一度賞櫻花的好時節。

 

  小飛君在盤點了幾大國內熱門的賞櫻勝地之後,還是被這個廈門邊上的低調小城所吸引。

  

 

  

 

  不用飛日本,這座經常被大家忽略的城市擁有「中國最美賞櫻聖地」——永福櫻花園,每年到此時,這裏就會變成萬眾矚目的焦點,彷彿上演春日童話。

  

 

  除了擁有絕美賞櫻地,這裏更是一座歷史悠長文化古城,它就是福建龍岩!

  不同於熱門目的地廈門和省會城市福州,這裏沒有熙熙攘攘的遊客,沒有遍布的網紅店鋪,一磚一瓦中都承載着客家人厚重的文化歷史。

  

 

  被譽為「中式城堡」的永定土樓,不輸湘西鳳凰的長汀古城……僅是逡巡其中便彷彿穿越到過去的年代。

  

 

  作為距離廈門最近的內陸臨海城市,古色古香的龍岩不應該再被忽視,遍布大街小巷的古早味美食吃上幾天都不重樣,連《早餐中國》都專程前往拍攝!

  

 

  品類超多的龍岩美食@《早餐中國》

  這個春天,跟上小飛君的腳步,一起去閩西小城打卡絕美櫻花林、感受純粹客家文化和品嘗數不清的鮮香美食吧~

  被廈門、福州搶盡風頭

  卻在每年春天迎來顏值巔峰

  /永福櫻花園/

  當十裏櫻花遇上千畝茶園,這就變成了春日裏最浪漫的存在。

  

 

  小紅書@Anomiy

  福建漳平永福鎮風景秀美,向來都有「高山花園」、「小廬山」等美譽,而這裏最為響亮的一張名片便是「中國最美賞櫻勝地」。

  

 

  小紅書@Ax

  當初為了改善茶園生態而種下的櫻花樹,如今卻成了讓人艷羡的觀景打卡的寶地,不僅登上過《中國國家地理》的雜誌封面,甚至上過央視新聞。

  

 

  這裏的櫻花種類比武大還多,每到春天滿園緋紅,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之下,翠綠的茶樹間一樹樹櫻花枝繁葉茂,奼紫嫣紅,遊走其間,讓人目不暇接。

  

 

  

 

  這裏還是眾所周知的「攝影最佳目的地」,依山而走的道路和修剪整齊的茶叢錯落有致,粉紅爛漫的櫻花樹點綴其中,隨手一拍就是風景大片。

  

 

  靜謐的茶山中,連空氣都格外清新,有興趣的話還能乘上園內的櫻花小火車遊走於櫻花 茶叢中,也是個拍照打卡的好地方。

  

 

  

 

  /龍岩森林水鄉/

  春天的主旋律當然是賞花踏青了,去過茶園賞櫻花,那再去森林水鄉來一次別趣味十足的踏青之旅吧!

  

 

  龍岩森林水鄉所在地是九龍江河發源地,四面環山,森林覆蓋率率達92%,氣候溫和,溪流密布,負氧離子含量超高,稱之為「天然氧吧」也毫不過分。

  這裏景色宜人,環境幽雅恬靜,春賞百花,夏無酷暑,一年四季都是度假的好去處。

  

 

  

 

  除了觀景,景區裏還設置了很多森林遊玩設施:彩虹山、盆滿缽滿、滄海桑田、苔蘚公園以及林中漫步道等,玩法多樣一站俱全。

  

 

  

 

  景區內最有名的應該就是「九溪廬」漂流了,每到夏天這裏就會刷爆全網,水源源自高山溪流,清澈見底,甚至可以直接飲用,回味甘甜。

  

 

  

 

  漂流溪道全程3公裏,沿途途經神秘的高山峽谷,流泉飛瀑,總落差高達320米,隨浪逐流,驚險刺激!

  抵達終點後還能前往大型戲水廣場,與來自各地的遊客們潑水狂歡,肆意暢快!

  

 

  /冠豸山風景區/

  冠豸山素來有「客家神山」的美譽,因其主峰酷似古代御史的官帽而得名,總面積123平方公裏,擁有難得一見的丹霞地貌。

  

 

  這裏集「山、水、岩、泉、寺」為一體,擁有宋代以來修建的古書院及摩崖石刻40多處,林則徐、紀曉嵐、羅丹、喬羽等古今名人的翰墨手跡100多處。

  

 

  

 

  山後則是溫柔秀麗的石門湖,舊稱「石門岩」,是連城昔日八景之第二景「石門宿雲」所在地。

  

 

  小紅書@一條fish

  竹安寨寓竹報平安之意,與九龍湖相連,恢宏的天牆大氣磅礴,線谷、巷谷、峽谷縱橫相連、曲折幽深。

  

 

  小紅書@60

  九龍湖山水相依,水巷交錯,峰巒聳峙,溪流蜿蜒、九曲迴環,盤旋在山崖峻嶺之間,人間絕美不過如此。

  

 

  低調的閩西古城

  原來還是真正的客家文化發源地

  /長汀古城/

  說到鳳凰古城,幾乎每個人都有所耳聞,但龍岩有座與鳳凰一起被稱為「中國最美的山城」的千年古城卻尤為低調。

  

 

  它就是長汀古城,又名汀州古城,被譽為「世界客家首府」,到現在已有1300多年歷史。

  

 

  這裏至今仍有1500米的古城牆和6座城門保存完好,愛好古風的朋友們可以身着古裝,走在恢弘的城牆上,隨手一拍就是大片。

  

 

  沿着城牆遊覽,看着古城建築的雕樑畫棟,搖櫓劃槳的船夫,又有一種江南水鄉的感覺。

  到了古城也別忘了去店頭街逛逛,這裡是長汀最熱鬧的街巷,全長466米,兩側均為青瓦蓋頂的木質兩層樓建築。

  

 

  除了一些當地民居,還有就是極具煙火氣的本地小店:油鹽店、裁縫店、古玩店、畫像店、傳統小吃店……漫步其中感受真實的古街韻味。

  

 

  長汀古城的夜景更是不能錯過,華燈初上之時,整座古城籠罩在斑斕的燈光之下尤顯神秘華貴,走進城門,彷彿穿越千年時光。

  

 

  /永定土樓/

  客家土樓是世界上最為獨特的民居建築之一,也被稱為「中國建築奇葩」。

  早在2008年,以永定土樓為主的福建土樓就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並接連拿下四項吉尼斯世界紀錄。

  

 

  初溪土樓群是永定「三群兩樓」中的一群,由五座圓樓和數十座方樓組成。

  這裏的建築布局保留着古代的傳統格局,具有濃郁的客家民居建築特色,登上觀景台俯瞰便盡收眼底。

  

 

  集慶樓是永定現存最古老、結構最特殊的圓土樓,全樓木製結構,經歷了近600年的風霜雪雨,2013年姜文導演的電影《一步之遙》還曾到此取景。

  

 

  洪坑土樓群為林氏居民所建,林氏宗祠、寺廟、學堂等沿溪而建,錯落有致,與青山綠水、村道小橋完美結合,融為一體。

  而位於洪坑村中南部,有「土樓王子」之稱的振成樓,距今已有110年的歷史,曾被西方人譽為「東方建築的明珠」。

  

 

  享有「土樓王」美稱的承啟樓,位於永定區高頭鄉高北村,整體建築宏大,居住人口眾多,還曾在2010年獲得世界吉尼斯最大土樓記錄。

  

 

  一座座巍巍壯觀的土樓群,如同遠古時期的巨型蘑菇,屹立於閩西大地,令前赴後繼的遊客、學者嘆為觀止!

  

 

  即便歷經歲月的洗禮,但每一座客家土樓所承載的家族往事和歷史,仍伴隨着文化傳承而生生不息,等待着後世的人們前去探尋。

  

 

  /連城縣培田古民居/

  如果說永定土樓能讓人感受原汁原味的客家古韻,那連城培田古民居便能切身體會到煙火味十足的客家生活。

  

 

  培田古村落是迄今南方地區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居民群落之一,青磚黛瓦,石板街巷,隨處可見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築群。

  

 

  千米長的古街貫穿全村,內側大多是祖祠,外側多是民居、商舖,是培田古村落的主要商業集市。

  

 

  小紅書@一條fish

  山間泉水流進村內的水圳,一路穿街過巷,村裡人常年以此作為生活用水,無論是洗菜、淘米,還是洗衣服等都非常方便。

  

 

  小紅書@LaSHARON_

  培田古村裡有眾多由鵝卵石鋪成的小道,漫步在這些古樸幽靜的小道小巷中,感受培田客家人自然而淳樸的生活氣息。

  

 

  小紅書@LaSHARON_

  名副其實的福建第一鮮城

  客家古早味吃幾天都不重樣

  /清湯粉/

  到了龍岩,首先得吃上一碗清湯粉,這是已經擁有幾百年歷史的當地傳統小吃。

  

 

  小紅書@悠米yomi

  其實清湯粉做起來並不難:一把米粉、一勺高湯、幾棵新鮮脆爽的青菜,簡單燙煮後澆入瘦肉肉皮,淋上油蔥,一碗噴香的清湯粉就大功告成了。

  白花花的米粉一口嗦到底,嘗起來柔軟又有韌勁,配上熬煮的高湯,口感爽滑鮮香~

  

 

  小紅書@悠米yomi

  店鋪推薦:

  1.泉兵三代:曹溪中路下寮後張路43-5

  2.七九清湯粉:曹溪馬路邊,泉兵三代旁

  3.五九清湯粉:新羅區東肖鎮白土街31號

  /牛雜湯/

  要說是什麼讓龍岩美食出圈的?那一定是登上《早餐中國》的牛雜湯。

  

 

  都說牛身上處處是寶貝,即使是內臟也能被做出百種花樣,會吃的龍岩人將它們處理乾淨後,再與蘿蔔一起入大鍋熬上幾個小時,燉得滿屋飄香。

  

 

  熱氣騰騰的牛雜湯出鍋了@早餐中國

  爽脆的牛肚、Q彈的牛腸,加入頗具嚼勁的前腿肉等等,撒上胡椒粉,不僅可以當湯喝,甚至還能配飯吃!

  

 

  @早餐中國

  推薦店鋪:

  1.龍城牛雜:工業東路5-1號

  2.羅橋牛雜店:羅龍東路66號

  3.老牌牛雜:新羅區中山西路三期2號樓壹層102-139號

  /牛肉兜湯/

  說起龍岩人吃「牛」,牛肉兜湯必須擁有姓名,湯汁滑嫩濃稠,是龍岩人幾乎一日三餐都會想來上一碗的美味。

  

 

  小紅書@張很好阿

  牛肉下鍋前與木薯粉充分混合,煮熟後外層會裹着一層晶瑩剔透的麵皮,入口鮮嫩,連湯體都是格外濃稠!

  

 

  推薦店鋪:

  1.富建兜湯:博愛醫院斜對面

  2.小吳鮮湯店:松濤花園旁邊十字路口

  3.祥記牛肉店:九一路北市場工農路1-32

  /龍岩芋子包/

  QQ彈彈的芋子包是龍岩人走到哪裡都無法割捨的家鄉味道,而芋皮則是它的靈魂所在。

  

 

  小紅書@風喵kilo

  看似普通的外皮,需要將手打芋泥與地瓜粉(或木薯粉)二比一混合,反覆敲打才能製作而成。

  

 

  在皮內加入豬肉、筍乾、目魚、香菇…捏緊裹圓後放進沸水裡煮熟或蒸熟,剛出鍋的芋子包個個Q彈軟滑,最後撒上炸蔥和胡椒粉等配料,就可以開吃啦!

  

 

  

 

  趁着剛出鍋,一口咬開,軟糯滑嫩的芋子皮簡直可以拉絲,飽滿豐富的餡料香味撲面而來,平時就是芋泥芋圓控的朋友們誰能不愛呢!

  

 

  

 

  推薦店鋪:

  阿兵小吃:龍岩撫市鎮車站對面

  /雞腸面/

  雞腸面裏面並沒有雞腸,這道面點得名於麵條的外形,雞蛋和地瓜粉做出來的面,形狀粗而微卷,形似雞腸。

  

 

  不僅可以煮着吃,還可以煎熟直接吃,炒出來的又是另一種風味,做法吃法很豐富,一碗就足夠吃到撐!

  

 

  推薦店鋪:

  五星雞腸面:龍騰南路水源山83號

  看似簡單的客家美食,每一道都是在外的客家人時刻懷念的家鄉味道,而低調的龍岩小城,在喧囂聲中獨處一隅,不用去刻意追尋,遇見便是故事的開始。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