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陕西 > 正文

《報界宗師張季鸞》 展報人風骨

時間:2020-12-16 13:48:41來源:大公報

  (大公報記者唐瑜、李陽波)二○二一年是中國近代新聞事業奠基者、「新記」《大公報》創始人之一張季鸞逝世八十周年紀念。大型紀實廣播連續劇《報界宗師張季鸞》日前在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首播。

  作為時下少有的以「老一輩報人」為題材的作品,該劇被列入「二○二○年度陝西省重大文化精品項目」。廣播連續劇《報界宗師張季鸞》共七集,從張季鸞辛亥革命回國進入《民立報》開始,一直到病逝重慶,歸葬西安。其間通過一個個生動的故事,全面展現了「癸丑報災」時評怒斥袁世凱、起草《臨時大總統就職宣言》、中國近代報業史上第一份新聞專電、創立「新記」《大公報》、「三罵」吳汪蔣、范長江《中國的西北角》出版、西安事變等重大歷史事件,以及《大公報》在那個特殊時期的重要使命和重要作用。

  張季鸞,陝西榆林人,一九○五年官派留學日本學習政治經濟學,其間接受同盟會先進思想,立志改變中國滿目瘡痍的現狀。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爆發,張季鸞迅即回國,由此開始了他文章報國的跌宕人生。

  弘揚季鸞精神啟迪後人

  該劇創作團隊強大,劇本由內地知名廣播劇編劇、絲路之聲廣播劇創研基地主任殷滿倉和知名廣播劇編劇宋士斌聯合創作,導演則由國家一級導演、著名演播藝術家王波擔任,同時聚集了一批活躍在內地廣播界的演員。

  「這部劇創作歷時近兩年,不僅先後多次赴陝西榆林張季鸞紀念館調研、收集素材,同時在北京召開高層次研討會,廣泛聽取和吸納各方意見和建議,其間先後五次修改劇本。」殷滿倉告訴記者,張季鸞是中國近代新聞事業的奠基者之一,為我國近代新聞事業發展作出不可磨滅的傑出貢獻。其終身秉持言論報國思想,以文為旗,以筆為槍,在中華民族生死存亡時期,奔走呼籲,言論救國,表現出一代報人心憂天下、救國圖強的愛國情懷。他為國家、為民族、為事業作出的貢獻和表現出的精神成為永遠的寶貴財富。

  殷滿倉表示:「作為一位文藝工作者,同時也是一名媒體人,我們有義務、有責任,深入發掘、整理和展示先生有關史料,通過廣播劇的形式研究、傳承和弘揚先生的崇高精神,啟迪和教育後人銘記歷史,愛國愛民,開拓進取。」

  激勵媒體人「鐵肩擔道義」

  陝西傳媒界人士張女士表示,張季鸞被譽為「報界宗師」,其在報業生涯中始終堅持以文章報國,積極為國家和民族奔走吶喊。尤其是主政《大公報》期間,提出的「不黨、不賣、不私、不盲」四不辦報方針,成為中國乃至世界新聞史上的經典。

  她說:「聽完第一集,我便被深深吸引,紀實廣播連續劇《報界宗師張季鸞》的播出,似乎把聽眾又帶回了那個風雲變幻的年代。從張季鸞先生的身上,我們深切地感受到了一代報人文章報國的氣節,也感動于先輩們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所作出的不懈努力。」該劇激勵更多的同行在自己的崗位上「鐵肩擔道義,妙筆著文章」。

  《報界宗師張季鸞》由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西北新聞中心與中共陝西省委宣傳部、陝西省廣播電視局、中共西安市委宣傳部、絲路之聲廣播劇創研基地共同出品,陝西新動向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西安洪源玖運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錄制。該劇十二月六至十一日在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首播,之后將擇機在其他平台播出。

  起草《臨時大總統就職宣言》

  一九○一年,由於父親病逝濟南,不滿十三歲的張季鸞隨母親及妹妹,千里迢迢扶着父親的靈柩回歸榆林。回到榆林后,張季鸞先是入學榆陽書院,后又拜學禮泉煙霞學堂,師從中國近代最後一位關學大儒劉古愚。求學期間,張季鸞深受劉古愚砥節礪行的影響,從而打下深厚的文學根基。

  一九○三年,張季鸞入陝西三原宏道書院求學,與于右任成了同窗。一九○五年,張季鸞被清政府選中,成為八千多名官派留學生中年齡最小的一位。留日期間,他加入剛剛成立的中國同盟會,章太炎、陶成章等一大批革命志士陸續走進他的視野。在這一時期,由陝西籍留學生創辦的進步刊物《夏生》上,張季鸞便以廣博的學識和恣肆的文筆而在留學生中小有名氣。

  發中國首封新聞專電

  一九一一年,從日本回國的張季鸞應邀來到于右任創辦的上海《民立報》擔任記者,正式開始了自己的報業生涯。其間他撰寫的《袁世凱》和《嗚呼弓與狗》兩篇短評言辭犀利、直中要害,遂成袁世凱心腹大患,屢遭袁黨追捕。對于張季鸞這一時期的文字,于右任曾稱其「英姿卓識,天宇開張」。

張季鸞(前排中)在《大公報》報館工作情景,在張季鸞紀念館內「再現」

  隨後,南京國民政府籌建,經于右任舉薦,張季鸞又進入總統府擔任秘書一職,受到孫中山的賞識,負責起草了《臨時大總統就職宣言》。中華民國宣布成立當晚,張季鸞就將這一消息向上海《民立報》拍發電文,這也成為中國新聞史上第一封新聞專電。

  張季鸞曾與于右任、李儀祉一起被譽為「陝西三傑」,在主筆《大公報》十五年里,張季鸞先後撰寫社評三千多篇,開創了《大公報》新紀元。其以獨立的思想,自由的精神,文人論政,言論報國,團結抗戰,功在國家,成為中國報人的典範,被尊為「報界宗師」。《大公報》也成為當時中國輿論重鎮,造就了一批有風骨的中國報人。

  「三罵」聞名天下

  一九二六年,張季鸞與吳鼎昌、胡政之接辦《大公報》,張季鸞任總編輯兼副總經理,並提出「不黨、不賣、不私、不盲」的「四不」辦報方針。此時的中國政局劇烈變動,面對粉墨登場的各方權貴和軍閥,眾多報人選擇三緘其口,而張季鸞卻端起大筆,將筆鋒刺向政治舞台中央的風雲人物,於是便有了中國新聞史上膾炙人口的「三罵」:一罵不可一世的吳佩孚、二罵賣國賊汪精衛、三罵炙手可熱的蔣介石。

張季鸞墓園前的雕像及《大公報》報紙浮雕

  抗戰期間,在民族存亡之際,張季鸞與《大公報》同仁將社評重點放在宣傳救國圖存方面。國難當頭,張季鸞曾說,《大公報》不能在日寇包圍下窒息而亡。於是,這張承載着中華民族獨立精神的報紙,開始了「流亡」之路,上海、漢口、重慶、桂林、香港等地,都留下了《大公報》的足跡。由張季鸞主持筆政的《大公報》以筆為槍,為抗戰勝利作出巨大貢獻。一九四一年,《大公報》獲得美國米蘇里大學新聞學院頒發的「新聞事業傑出貢獻榮譽獎章」。

  戰亂中顛沛流離的生活,再加上高負荷的工作壓力,使得長期身患疾病的張季鸞,于一九四一年九月六日在重慶與世長辭,享年五十四歲。一九四二年,應家屬及陝西各界人士請求,張季鸞葬于陝西西安南郊,十萬各界人士參加葬禮。二○一四年八月十三日,張季鸞的遺骨終於回歸故里,安葬于榆林的季鸞公園。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