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巫兩水交匯處的洪江古商城
在湖南懷化的沅水與巫水交匯處,洪江古商城靜卧於此,宛如一部厚重的史書,每一頁都寫滿了歲月的故事。它不僅是一座古建築的博物館,更是一部生動的中國商業文化演進史,承載着數百年的興衰榮辱,見證了中國資本主義萌芽時期的繁華與滄桑。
起源:因水而生的商業萌芽
洪江古商城的歷史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那時已有先民在此活動。元朝末年,這裏已成為湘黔邊境的大墟場,明代萬曆年間,洪江犁頭嘴(今沅江路)逐漸形成了頗具規模的物資交易、集散市場,店鋪林立,作坊成片,成為洪江最早的港口商埠。
洪江古商城
古商城因水而興,得天獨厚的水運條件,使其成為滇黔與滬漢之間水運的必經之地,自古以來就是湘西南重要的驛站和繁華的商埠。沅水和巫水宛如兩條絲帶,纏繞着這片土地,為商業運輸提供了便利的通道,木材、桐油、白蠟等貨物從這裏源源不斷地運往各地,也引來了四方商賈。
興盛:商業重鎮的崛起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洪江已發展成為集聚四方商賈、煙火萬家的湘西南巨鎮,享有「五省通衢」的美譽 。到了清咸豐時期,僅著名的「洪油」(洪江桐油)一項,每年便由此輸出700萬公斤,值銀百馀萬兩,運至鎮江、上海轉銷海外市場。從沿海運回的食鹽、布匹、百貨則散往湘、黔、鄂、桂、滇邊遠山區,這裏成為了現代資本主義商品經濟於沿海地區外最初的一株萌芽,也是中國大西南山區走向世界的第一站。
盛豐錢莊
極盛之時,全國18個省、24個州府、80多個縣市曾在洪江設立商業組織。古商城內各類建築一應俱全,有18家報館、23家錢莊、34所學堂、48個半戲台、50家青樓、60家煙館、上百家店鋪、近千家作坊 。洪江沅水之上千帆競發,「見船不見河,見排不見江」,碼頭搬運工人達萬人之多,當時的洪江,貨幣流通量僅次於省會長沙,洪油的年出口量甚至一度超過了我國最大的出口產品——絲綢,素有「小南京」「湘西明珠」「七省通衢」的美稱。
建築:凝固的歷史樂章
洪江古商城的建築是其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佔地總面積近30萬平方米,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築達380多棟。其中,窨子屋最具特色,大多建於明末清初,為鬥拱造型,青瓦灰牆,飛檐翹角,雕龍畫鳳。這些窨子屋按井字排列,錯落有致,形成「七衝、八巷、九條街」的獨特格局 。巷內,青石板路和碼頭蜿蜒迂迴,高深莫測,康熙、乾隆、道光、同治、光緒、民國時期的門匾、門聯、石雕、石刻、題字等隨處可見;還有圖案精美、雕工精湛、風格各異的用於防火的太平缸48個。
電視劇《一代洪商》「洪油」生產場景
古商城以沅江路為中軸線,連接「七衝、八巷、九條街」,形成一條隨勢成線、縱橫交錯鋪砌的青石板路。沿沅江、巫水河畔集中了碼頭和主要街市,中間為會館和商舖集中地,龍船衝、塘衝一帶為錢莊、官署所在地,再往後為服務、遊樂建築集中地,而居民、作坊散布在古商城的外圍,功能分區明確,布局合理。
商業:多元業態的繁榮景象
在洪江古商城,商業業態豐富多樣。錢莊是金融流通的樞紐,盛豐錢莊創建於清咸豐五年(1855年),是洪江23家錢莊中較大的一家,其發行的莊票,不僅可以在漢口、貴陽、鎮江等地的分號匯換銀錢,也可在全國「康」字的錢莊兌換銀錢 ,如同現代銀行的匯票,促進了資金的流通和商業的繁榮。
窨子屋
藥號也頗具規模,福全堂始建於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為江蘇商人胡善仁創辦,以零售為主,批發為輔,前店後廠,自製自銷 ,滿足了當地及周邊地區人們對醫藥的需求。商行則是各類貨物的集散地,徐復隆商行等在木材、桐油等物資的貿易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此外,釐金局作為清朝政府在洪江設立的稅收機構,見證了當時商業活動的頻繁與稅收管理的嚴格。紹興班、荷風院等場所,則從側面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與娛樂文化。
鏢局:商業安全的守護者
在那個交通不便、治安複雜的時代,鏢局對於商業活動的安全至關重要。忠義鏢局建立於乾隆年間,掌門人是來自長沙的劉大鵬,他幼時入少林習武,精通十八般武藝,手下有眾多武林高手擔任鏢師 。
忠義鏢局表演
忠義鏢局奉行忠義,門規嚴厲,倡導不殺生、不飲酒、不貪財、不戀色。鏢師們除三月一次的出鏢外,平時就在鏢局內練功習武,從不間斷。有時還開辦「武館」招收當地愛好習武者,每期七七四十九天,功課包括站木樁、打沙包、習少林拳、練桶子功(氣功),出眾者可收為鏢師 。他們用自己的武藝和信譽,為洪江商人的貨物保駕護航,確保了商業運輸的安全,在洪江商業發展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轉折:時代變遷中的命題
抗日戰爭時期,地處「大後方」的洪江出現「戰時繁榮」,1934年,洪江經商做生意的人數眾多,商業店鋪達1300家,成為湘西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然而,隨着時代的變遷,交通方式的改變,洪江古商城逐漸失去了其水運交通樞紐的優勢,商業活動逐漸減少,曾經繁華的古商城走向轉折。
昔日洪江貯木場扎排場景
到了現代,洪江古商城保存下來的建築僅為當年的五分之一,曾經的輝煌漸漸被歲月塵封,但它所蘊含的歷史文化價值卻愈發凸顯。
升華:文旅融合的新機遇
近年來,隨着文旅產業的興起,洪江古商城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當地政府對古商城小鎮歷史古建築群進行了保護性開發和繫統性修復,堅持「原汁原味,修舊如舊,風物協調」的原則 ,再現了釐金局、鏢局、煙館、荷風院、汛把總署、天鈞戲院、盛豐錢莊、常德會館、報館等特色景點的原生活情境。
洪江區「芳華年代」
如今,洪江古商城已成為國家AAAA級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遊消費集聚區,吸引着眾多遊客前來探尋它的歷史奧秘。
遊客們漫步在青石板路上,穿梭於古建築之間,彷彿穿越時空,回到了那個繁華的商業時代。在這裏,還能欣賞到沅水扎排放排號子等非物質文化遺產表演,品嘗到洪江血粑鴨等特色美食,全方位感受洪江古商城的獨特魅力。
洪江區「星空莊園」
未來,洪江古商城將繼續以文旅融合為發展方向,充分挖掘其歷史文化內涵,與芳華年代懷舊工業旅遊、嵩雲山森林自然生態旅遊、橫岩竹海生態觀光旅遊和茅頭園星空莊園為代表的鄉村旅遊相結合,打造成為集歷史文化古城、山水古城和文化休閑古城為一體的旅遊勝地,續寫沅水河畔的商道傳奇。(楊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