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戴上拳擊手套搏擊人生,在為夢狂奔的路上,時而遇有風急雨驟,時而感到孤夜寂寥,心中難掩對詩和遠方的渴望,是否會問自己,有多久沒看過日落星辰,沒嗅過田野的味道。
如若累了,不妨在奮進之餘放緩腳步,為自己留一份空間,尋一抹靜謐,於綠野間、陽光下,度幾日隱逸的鄉村生活,放鬆、調整心情後繼續前行。
位於蜀山區小廟鎮的彩虹跑道。(蜀山區委宣傳部供圖)
民宿承載着都市人的詩和遠方
人間煙火、詩和遠方如何能夠自由切換呢?大隱於市的鄉村民宿無疑是安放詩和遠方的好去處。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區小廟鎮馬崗村大、小嶺南,從合肥市區驅車約30分鐘便能抵達,穿過一段鄉村彩虹跑道,錯落有致、風格不一的民宿讓人心頭生喜,原來繁華都市不遠處有這麼一處田園東籬。
近兩年發展迅速且熱度不減的民宿,成為了現代人旅行出遊的打卡點之一。節假日「一房難求」的現象總是能刷屏網絡,也折現出了現代人對於民宿的熱衷與追求。農家人似乎不曾想過,世輩居住的鄉村裡打造出來的民宿,竟然能成為很多人心目中的「星辰大海」。夏日微風小憩,陽光拂過皮膚,耳邊是朋友的歡聲笑語,眼前是屬於仲夏的蔥蘢。一院一景,一季一韻,小嶺南的每一個角落、每一個季節都有着不同的「神秘」,頭枕月光星空入眠,伴着鳥語花香醒來,目之所及,皆是心中嚮往。
位於蜀山區民宿集群戶外的自然風景。(蜀山區委宣傳部供圖)
民宿不止於「宿」 是逐夢詩意空間的新時尚
有人說,酒店千篇一律,民宿獨一無二,主打的是「販賣體驗」「生活美學」。大、小嶺南為保留原始的鄉村風貌,遵循着「先留住村莊,再留住鄉愁」的思路,摒棄大修大建,修舊如舊的設計,又加載了舒適、便捷的現代服務功能,讓43戶農民閑置老宅煥發新生。白牆灰瓦,花草矮籬,與周邊的原生態自然環境深度融合,處處透着幾分江南秀美,形成了一隅民宿集群,成為具有鄉村生活的微縮、人文情懷的歸宿、風格各異的主題等特點的微型旅居、度假目的地,給人宿於鄉村、隱於田園、歸於慢生活的體驗。越來越多的都市人來這裏休閑度假,許多鐘愛文藝的年輕人更是熱衷來此採風體驗。
日醉田園風光、夜觀星河滿天的自然風光是吸引遊客留下住宿的「黃金要素」。廬州驛站、嶺秀楠舍等古樸的江淮民居,推窗可見180度超唯美風景;壹號院門前掛滿青梨的大樹下,三五好友慵懶地靠坐躺椅上,在淺淺茶香和淡淡果香中消磨整個黃昏,文藝、情懷、美好類詞彙像是為此情此景量身定製。大麥季房車露營、星空帳篷、獨棟庭院一應俱有,日落時分,倚靠在無邊泳池,遠處的餘暉倒映在藍色池水中,自帶INS風濾鏡,是浪漫,更是詩意。春日花海、盛夏採摘、秋陽粉黛、冬雪煮茶……一年四季不同的「時令體驗」,讓鄉村日常「閃閃發光」,慢時光在江淮分水嶺之處,靜靜的流淌。
詩意般的生活不僅吸引了遊客,還留下了一群熱愛生活的年輕創客,他們在鄉村選擇一處房子開民宿、做咖啡,成為一個勤勞的「新農人」,忙時煮水烹茶迎接遠方的客人,閑時侍花弄草與客人對坐飲茶,在清淺時光裏,一半煙火一半詩意。小嶺南民宿群中央的「稻田咖啡」館,店主是一對熱愛旅行、過着「候鳥式」生活的夫妻,他們將古法扎染技藝和咖啡文化帶入鄉村,以走心的文化創意,建立與各方來客交流思想的渠道;被一大片粉黛亂子草包裹着的「島嶼來信」是觀朝陽落日最佳位置,這裏成為騎行愛好者和度假遊客的「烏讬邦」。熱情的老闆娘熟絡地打着招呼,遞上一片香甜的西瓜,和他們談天說地,一起看夕陽西下,霞光一點一點消失在天際。
小廟鎮現存的歷史文化印記。(蜀山區委宣傳部供圖)
民宿不止於「宿」 是觸摸文化根脈的發現之旅
小嶺南因民宿「出圈」引來「客流」,但如何「破圈」贏來「客留」?答案是:植入文化內涵。
民宿與酒店的區別在於前者作為「非標準化產物」,最大限度地融合了地域民風、民情和歷史文化。正所謂「客房有價,文化無價」。據史料記載,合肥發源於古東淝河與南淝河交匯處,經專家考證該交匯處正位於小廟鎮。「合肥之源」自然成為小嶺南一張歷史文化名片。不僅如此,你會發現小嶺南四周處處都有鮮活的歷史文化印記。
雞鳴山、曹操河、滁河乾渠、大蜀山乾渠等山水風光秀麗;塘崗文化、三國文化、漕運文化等文化民俗繁多;中國(蜀山)馬拉松文化 博物館記錄著中國馬拉松的文化歷史;廬州土陶博物館,用泥土訴說鄉愁。依託生態資源,深挖在地文化,創新賦予靈魂,大、小嶺南始於民宿,又不止於民宿,質樸的田園生活,使這裏成為了一個有呼吸、有共鳴、有美感、會成長的空間,為都市人在城市與鄉村之間,打開了一條靠近理想生活的循環通道。
一步一山水,粉牆黛瓦棲息在靜謐鄉村中。不用去遠方,蜀山區這些精品民宿,將悠閑與靜謐,一席盡攬,舉步靜享間,都是詩與遠方。詩和遠方,到底是什麼?或許,是明天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或許,是假期一段難忘的民宿時光……(張玲傑 李源 熊俊焜 馮傑 符海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