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神州风采 > 正文

竹山村:千年深山苗寨換新顏

時間:2023-06-07 14:39:00來源:大公網

苗寨女人們的迎門酒  傅春桂 攝

  竹山村是湖南省鳳凰縣純苗族聚居古村落。近年來,該村深挖特色文化,保護綠水青山,換來金山銀山,走出了一條文旅賦能鄉村振興的新路子,實現從深度貧困村到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的華麗轉變,成為全國脫貧攻堅交流基地、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入選建黨百年紅色旅遊百條精品線路之「精準扶貧·首倡之地」精品線路。2022年,接待國內外遊客25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2518余萬元。

  鄉村景區化,村寨環境「美」了起來

  設施完善了。為發展旅遊,積極實施村級遊客服務中心、生態停車場、文化廣場等項目,先後建成《愛在竹山》沉浸式體驗景區、竹山苗嶺無邊界泳池、竹山鄉居民宿等,實現「村在景中,村因景更美」。村落保護了。落實傳統村落保護資金300萬元,對古苗寨進行全面保護修繕。鄉風更好了。開展美麗鄉村四季攝影賽、「苗族食俗」廚藝大賽、評選「孝老愛親模範」、文藝「雙送」惠民等系列活動,增強傳統村落凝聚力。

  文化生活化,村子文化「興」了起來

  民俗文化助力生活變「場景」。厚重的農耕文化賦能,村民日常生活被「包裝」成旅遊「場景」,趕牛犁田、簸谷曬穀、舂碓稻穀、石磨豆花、紡紗織布、竹編工藝等農耕體驗遊成為遊客打卡點讚的網紅項目。民俗文化助力村民變「演員」。將傳統農耕文化、苗寨婚俗文化、苗族非遺文化等融入《竹山花開》情景劇、「愛在竹山」沉浸式農耕文化體驗景區,讓來自各地的遊客品味神秘苗鄉文化,感受苗族人民的能歌善舞和熱情好客。

  民俗文化助力特色民宿建設。租用村民閑置民居,植入農耕、民俗、服飾等特色文化元素,打造「竹山鄉居」等高端鄉村民宿,讓遊客躺在鄉居感受民族文化魅力。

  群眾多業化,村民錢袋「鼓」了起來

  村民變股民。建立「企業+村集體+農戶」模式,引導村民以民居、土地、山林、資金等作為股份註入專業合作社,實現盈利共享。按照每人2000元標準,引導景區及周邊村民入股旅遊開發公司,每人每年享受固定收益160元,2019年至2022年累計惠及3萬餘人,2022年公司幫扶8個鄉(鎮)82個村2402戶,脫貧戶及監測對象14980人,支付委託幫扶、教育基金、村集體經濟等410餘萬元。

  資產變資金。整合盤活閑置土地和特色民居,引導農戶以土地使用權流轉、房屋租賃或出售等方式轉給企業統一開發,土地流轉租金每畝300元至500元,搬遷戶老宅租賃年均凈收益3000元至8000元,並按三年遞增5%的標準補助。對160多棟古村落民居進行掛牌保護,每棟每年發放300元保護資金,實現資源有效保護利用和村民增收。

  務農變務工。通過公益性崗位安置一批、景區就業安置一批、文藝表演安置一批、旅遊項目用工帶動一批、旅遊服務就業帶動一批「五個一批」的方式,解決村民就地就業問題,旅遊合作社提供就業崗位232個,村民崗位收入達655萬元。(傅春桂)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