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千年帝都 牡丹花城 > 正文

端午節上熱搜 河洛地區端午節習俗故事成熱點

時間:2020-06-23 11:42:54來源:洛陽晚報

  22日,即將到來的端午節上了百度熱搜,專家介紹今年的端午節有些特別,是21世紀最晚的三次端午節中的一次。這是因為今年「閏四月」,所以「閏四月」后面的農曆節日都往後推了18天。下一個6月25日的端午節,就要等到2058年了。

  古往今來,端午節曾經很「熱」,如今端午節上了網絡熱搜,是中國傳統節日重新成為人們生活熱點的有力表現。河洛地區端午節的習俗也在歷史長河中不斷演變。就此,記者採訪了洛陽本土的民俗專家,請他們來講述關于河洛地區端午節習俗的故事。

  從躲避惡月惡日,到紀念歷史名人

  據中國民俗學會理事、市著名民俗學家劉百靈介紹,《中國風俗通史》記載,端午節的醞釀期在周代,形成于漢、晉之間,其起源與古人的歲時禁忌和迷信有很大關係。在周代的民俗觀念中,五月五日為惡月惡日,這是因為農曆五月正當仲夏,暑熱即至,毒蟲滋生,易犯疾病。久而久之,這種畏懼心理,導致人們各種禁忌和趨吉避凶的舉動,這些舉動就逐步演變為端午節的儀式和風俗。辟邪、除毒、祛瘟、止惡成為端午之源的主流。

  魏晉南北朝時期,隨着生產力的進步,人們已經從禁忌恐怖的氣氛中走了出來,賦予端午節以紀念歷史名人的新內容。例如山西人民在這天紀念介子推,吳地人民紀念伍子胥,會稽人民紀念孝女曹娥,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是荊楚人民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經過魏晉南北朝幾百年間各地人民頻繁遷徙流動,各大地域文化不斷碰撞,最後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以強烈的愛國激情和慷慨赴死的英雄氣節,贏得了人民的深深共鳴,因此農曆五月初五為屈原逝世紀念日,端午節很多習俗也就和屈原聯繫到了一起。

  不過,在廣大北方地區,端午節避惡逐疫的習俗依然保留了下來。從漢代起,人民在端午節期間以五色桃印為符,懸于門上,驅邪避惡。有的地方則插艾飲蒲以禳毒除瘟,艾草和菖蒲都對預防夏季某些外感病有一定療效,所以這些習俗流傳至今。此外,端午這天還要把五彩絲或系于臂上,或懸在門上,這些彩絲又叫長命縷、百索等,古人往往還把這些五彩絲編織成日月、星辰、鳥獸之狀,綉上圖案佩戴于胸前,認為這樣不僅可以逃避兵禍,還可以使人長壽。

  古往今來,洛陽人過端午有講究

  《中國風俗通史·隋唐五代卷》中,記述了不少隋唐時期的洛陽端午節風俗。例如在隋唐時期的洛陽,端午節人們要吃術羹、喝艾酒。據說在洛陽閶闔門外有一處食肆,人稱張手羹家,「水產陸販,隨需而供。每節則專賣一物,遍京輻輳,號曰澆店」。意思是說這家食店每到一個節日都會專門推出一款「定制」食物,端午節這天推出的是「如意圓」。

  在劉百靈家中,他拿出一本《洛陽市志》,翻開其中由他主編的《民俗志》,里面專門用了一章來講述洛陽的「歲時節日」。到了近代,洛陽人會在端午節這天在門上插艾葉、柏枝,貼鍾馗像,以防邪入。住得離河邊近的還會去洗臉、眼睛和手腳,這是為了健目和去手足疾。成年人喝雄黃酒,也有讓幼兒穿刺綉或貼蛤蟆、蜈蚣等圖案的花鞋,以「避五毒」,或讓小孩子佩戴用五色線縫製的小香囊,香囊內裝有香草、蒼朮和雜糧,稱「五毒符」。

  在偃師已經是最後一頁了(huán)轅關一帶的符上少不了三足蟾蜍,據說是人們為了紀念其助大禹開鑿轘轅關之功,而綉其形于香袋,以示紀念。幼兒則穿「五毒肚兜」,也有用手捻成五色線系于小孩手腕或腳脖處避邪,俗稱「戴花花繩」,有的年輕男女還會把這種五彩繩當作定情之物。

  在宜陽、吉利等縣區的人們,端午節當日會取五種枝條煮茶,俗稱「五條枝茶」或「五色枝條茶」,舊時還會有中葯鋪配香料或雄黃酒,在端午節這天贈送給鄉鄰。

  女兒節里,出嫁的閨女要回娘家

  洛陽民俗博物館名譽館長王支援介紹,端午節還有一個很美的名字「女兒節」,在明朝沈榜所作的《宛署雜記》中,就有關于端午節的記載:「五月女兒節,系端午索,戴艾葉,五毒靈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飾小閨女,盡態極妍。出嫁女亦各歸寧,因呼為女兒節。」

  由此可以看出,至少在明朝,端午的女兒節習俗有兩項內容,一項是打扮小閨女,一項是出嫁女回娘家。

  端午回娘家的習俗,不僅是沈榜所處的明朝才有,而是唐朝時就有了。洛陽有句俗語叫「麥子到場,閨女瞧娘」,說的是出了門的閨女這天要帶油條、粽子、油角子、糖糕等去看望母親,母親去看望出嫁的閨女則叫「送端午」。

  在回娘家帶的這些食品中,油角子用粉條和蘿蔔或者韮菜做餡兒,包成大餃子的樣子,然後油炸,講究一些的人家還把油角子收邊兒的地方捏成花邊兒。炸糖糕里面包的是紅糖,咬一口,別提有多香了。在過去食品短缺的年代,這些都是難得的美食,家庭條件好的,回娘家會帶上滿滿幾大籃,一籃能裝十幾斤,這些油炸食品在當時是貴重的禮品。

  從躲避惡月惡日到豐富多彩的節慶習俗,從炸油食到吃粽子,現在的端午節,人們的選擇更加多樣化。不過,不管時代如何發展,根植在中國人內心最深處的,還是那份割舍不下的親情和惦念,中國人守時令、重節氣、講傳統的特點,也會一代代傳承下去。(洛陽晚報記者 李礪瑾)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