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千年帝都 牡丹花城 > 正文

「到洛陽過年」歷史悠久!走,一起過年去

時間:2019-12-26 15:44:08來源:洛陽網-洛陽日報

  「年」,洛陽人俗稱「年下」。狹義的「年下」,指的是農曆正月初一;廣義的「年下」,指的是從臘月初八或臘月二十三直到正月十五的這段日子。

  在洛陽春節文化里,提起「過年」,恐怕很多人首先想起的,是一個神話。

  在這個神話中,「年」是一種怪獸,一種生活在深山老林,面目猙獰、生性兇殘的怪獸,見啥吃啥, 「從磕頭蟲一直吃到大活人」,而且每天不重樣。

  「年」吃人有規律,那就是,每隔365天,天黑以後、天明之前,它就到人群聚集的地方吃人。過了這個時段,它就又回到深山老林了。

  找着了「年」吃人的規律,也就找着了對付它的辦法,在「年」出沒的那天晚上,人們一般要做兩件事,一是不睡覺,二是放「爆竹」(不是今天的放鞭炮,而是點燃竹子,使竹子爆裂)。兇殘的「年」一聽竹子爆裂「噼里啪啦」的聲音就嚇壞了,加上人們戒備森嚴,於是落荒而逃。

  「年」被攆跑了,「被吃」這一關過去了,於是「過年」就產生了。經過長期演變,「爆竹」成了後來的放鞭炮,「熬年」成了一種風俗。

  「神話就是神話,代替不了現實。」著名考古學家蔡運章說,「年」最初的含義是豐收,來自農業,《說文·禾部》曰,「年,谷熟也」。在金文和甲骨文里,「年」字很像一株成熟的稻穗,低垂着頭。「過年」是慶賀豐收的一種儀式,慶賀今年的豐收,期盼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繼續豐收。

  作為十三朝古都,在許多朝代,都有「到洛陽過年」的精彩故事發生。

  走,到洛陽過年去

  「華胥氏、炎帝、黃帝、帝嚳、夏、商、周時代以洛陽為都,每到歲首,各部落、諸侯要到洛陽朝貢,這是『到洛陽過年』的濫觴。」知名歷史學家鄭貞富說。

  到了東漢,這個制度得以延續,據《漢宮典職儀式選用》記載,正旦(正月初一)要舉行朝會,儀式如下:群臣覲見皇帝並進獻賀禮,而后大家齊呼「萬歲」;在宮廷內大擺筵席,款待群臣,同時進行舞蹈和戲曲表演;禮畢,群臣按規矩依次退場。

  在正旦朝會舉行的舞蹈和戲曲表演中,就有聞名後世的百戲演出。

  百戲,又稱魚龍百戲,是古代雜技、歌舞及民間各種音樂技藝的總稱,它是春節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東漢百戲演出始於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是年正月初一,因為剿滅了割據巴蜀的公孫述集團,天下得到統一,光武帝劉秀便在洛陽北宮德陽殿舉行宴會,大封功臣,其間上演百戲。此後,每年春節在德陽殿舉行朝會和宴樂活動成為重要禮儀。

  參加正旦朝會的,有文武百官,還有外國使節。外國使節參會,除了應邀觀看百戲,還會帶來充滿異域風情的樂舞表演。東漢史學家班固在他的著作里,就描寫了四夷樂舞齊聚洛陽表演的盛況:東夷有《矛舞》,西南夷有《羽舞》,西夷有《戟舞》,北夷有《干舞》……

  魏晉時期,過年陳演百戲款待來朝賓客也是重要朝儀。

  北魏定都洛陽,推行漢化政策,到洛陽的外族人空前增多,《洛陽伽藍記》載:「東夷來附者,處扶桑館,賜宅慕化里;西夷來附者,處崦嵫館,賜宅慕義里。自蔥嶺以西,至於大秦,百國千城,莫不款服。商販胡客,日奔塞下。」這麼多的外族,之所以不遠萬里到洛陽安家,是因為「樂中國土風」,「土風」即地方風俗,洛陽的地方風俗里,就包括「過年」。

  到了隋唐,尤其是隋朝,到洛陽過年,人多故事也多。

  北宋過年也有意思,結合《野客叢書》《東京夢華錄》等記載,為了慶賀「元旦」,全國「公務員」放假七天,「元旦」當日舉行正旦朝會,皇帝接受百官朝賀。參加朝會的不但有「百官」「諸州進奏吏」,還有來自遼、高麗、西夏、于闐、回紇等地的外交官。

  其時,開封是「東京」,是政治中心,洛陽是「西都」,是文化中心,兩地相距不過六個驛站,騎馬一天一夜就能到達,那些參加朝會的地方官和外交官們,在開封耍夠了,奔洛陽體驗一下「西都風情」,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兒。

  實際上,北宋洛陽,因為「處天下之中」「得陰陽之和」「鍾山水之秀」「為花卉之奇」,引得皇親國戚、達官貴人、士大夫紛至沓來,司馬光所謂「西都,縉紳之淵藪,賢而有文者,肩隨踵接」。因為這些「大咖」的參與,想來當時洛陽的「年下」,必定文化味兒特濃,據說,歐陽修那首有名的《生查子》就是某年在洛陽過年時所寫的。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年下」,洛陽城里看「百戲」

  為何要把隋代主要是煬帝時代的「到洛陽過年」放到最後?因為故事精彩,場面也大,值得單獨列出,大書特書。

  歷史上,隋煬帝是個頗有爭議的人物,有人褒他雄才大略,有人貶他好大喜功。其實,唐人皮日休的評價最為中肯,他在《汴河懷古》中說:「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

  煬帝好大喜功的表現之一,就是特別喜歡萬國來朝,山呼萬歲,正因此,一系列精彩的「到洛陽過年」的故事才得以發生。

  話說大業二年(公元606年)年底,突厥啟民可汗來洛陽朝拜,為了顯示大國氣象、向外族誇耀中國的富庶安樂,煬帝下令全國各地的百戲演員到洛陽集中,進行排練。正式演出在芳華苑(西苑)的積翠池邊進行。

  首先出場的是「舍利獸」,其扮演者蹦來跳去,將積翠池中的水都激盪到了岸上,帶出的魚鱉遍地皆是。接着,「黃龍變」「繩伎」「夏育扛鼎」「戴竿」「神鰲負山」「幻人吐火」……一串表演下來,啟民可汗「大駭之」。過了幾天參加次年的「朔旦」(正月初一)朝會,他又被大隋精密完備的典章制度折服,對華夏文明的仰慕之情徹底爆發,懇求穿戴漢族衣冠,可把煬帝高興壞了。

  蔡運章說,從這次炫耀開始,此後每逢過年萬國來朝,賓客都要在洛陽住上十五天,觀看百戲演出。到了正月十五這天,煬帝下令在長達八里的天津街上沿街陳列戲場,表演者有三萬餘人,個個穿戴華麗,通宵歌舞。表演一直持續到月底,無論是外國人還是中國人,都可盡興觀看。為了方便觀看,百官甚至沿街搭設帳篷,夜裏看得累了,就地進帳休息。

  大業六年(公元610年)正月,各國首領再次到洛陽朝拜,到了正月十五,煬帝又下令在天津街演出百戲,讓兒子齊王楊暕總負責。史載此次演出「戲場周圍五千步,執絲竹者萬八千人,聲聞數十里,自昏達旦,燈火光燭天地,終月而罷,所費巨萬」。盛大的演出一直持續到正月底,花錢無數,但煬帝不管這些,他要是的面子、排場,好幾個夜晚,他都化裝成普通人,擠到人群里看表演。(洛陽日報記者 陳旭照)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