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網訊(楚長城)10月20日,由中共鄭州市委宣傳部、鄭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主辦、鄭州美術館承辦的「鄭州美術館新館開館暨『聚美中原』首展系列活動新聞發布會」于鄭州美術館新館學術報告廳舉行。
鄭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黨組書記宋建國、鄭州美術館館長羅鳴分別就鄭州美術館新館的建設發展和未來定位、新館籌備情況、開館首展系列活動、便民服務與保障設施等內容為現場媒體朋友及廣大市民群眾進行正式公布與說明。
為給廣大市民帶來精彩的開館「首秀」,鄭州美術館準備了系列展覽、學術研討及公眾教育推廣活動。其中,「聚美中原——鄭州美術館新館開館系列展」共包含6個展項,分別是:「西泠印社社藏精品展」、「閑庭信步——李剛田書法展」、「河南印社珍藏古璽印封泥展」、「情境與選擇——段正渠作品暨文獻展:1983-2020」、「大河永續·星火傳薪——河南當代青年美術家邀請展」,以及「青春萬歲:新中國美術的青春時代——中央美術學院館館藏精品展」。
這些展覽既各自獨立又脈絡絲連,觀眾能夠通過此次系列展,對中國近現代以來的藝術風采與歷史面貌擁有豐富而多元的感官體驗。而這也正是鄭州美術館繼承傳統、致力當下、關注未來的專業定位與戰略思路的實踐體現。
圍繞開館系列首展,將有7場學術活動和30余場公共教育推廣活動同步進行,滿足各個年齡階段、不同社會群體的精神需求,為人民群眾帶去專業且多元的審美體驗。
為保證開幕活動安全有序進行,10月25日11時,鄭州美術館新館攜「聚美中原」開館首展系列活動將對廣大群眾開放,屆時會以全新的面貌迎接觀眾的到來。
為了廣大市民有序、舒適的參觀體驗,鄭州美術館在服務保障方面也將採取一系列措施:如嚴格按照「錯峰、預約、限流」的開放服務原則,實行實名制預約參觀方式;分時段、雙檢測進行常態化的疫情防控;加強安保力量,保障觀眾在場館內的正常秩序等。同時,場館內開設了殘疾人等特殊人群觀展專屬通道、母嬰室、茶水間,盡可能全面地為民眾提供細緻周到的服務和舒適的觀展體驗。
鄭州美術館新館位於位於丹水大道與長椿路交叉口東南角,是鄭州CCD中央文化區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于2016年動工興建,資金投入達5.3億,地面建築總面積2.3萬平方米。館內共設有7個展廳,均配備專業的展陳設施。此外,學術報告廳、多功能廳、公共教育活動教室、公共互動區、咖啡休閑區、藝術閱覽室等區域划分明確、功能齊全,于細節處彰顯鄭州美術館人性化的服務理念。
作為鄭州市文化惠民利民的重要工程之一,鄭州美術館新館將圍繞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的工作導向,以建設國內一流視覺藝術博物館為目標,堅持免費開放的公益性原則,保障人民群眾的根本文化權益,明確功能定位,牢記文化擔當,努力打造中原文化和黃河文明的展示窗口,提升城市的影響力和藝術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