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堂山
大公網訊(譚錦屏)這幾日,全國知名作家、書法家正在望城聚集,以「書堂山」的名義。
書堂山,長沙望城一座正在出圈的小山。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書堂山是「楷聖」歐陽詢的故居。認識方塊字的中國人都知道,歷史上有楷書四大家——歐、顏、柳、趙。排在第一位的「歐」,就是唐代歐陽詢,長沙望城人。1460多年前,歐陽詢在書堂山下的鎮南將軍府生活了十二年,洗墨習字,一代楷聖就此起步。76歲高齡時,老而彌辣的歐陽詢奉旨書寫了《九成宮醴泉銘》,成為他的傳世代表作,也是後人習字的首選楷帖。
書堂山「開元通寶」雕塑
唐代錢幣「開元通寶」上,留下了他的墨寶,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枚叫「通寶」的錢幣。
歐陽詢的書法早就走向國際,日本人最愛歐體字。如今,日本兩大報之一的「朝日新聞」,報名就是集的歐陽詢書法,已沿用了一百多年。
羅列這麼多,無非是想說明,這位已經1463歲的長沙伢子,是中國文化史上大神級的人物。
1
書法是發源於中國、風靡于東亞的獨特文化。按理說,中國人對這位書法大神應當了然于心,不需要觀湘君浪費恁多口水。
但隨着時代變遷,電腦普及,現在的年輕一代對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愈來愈陌生,這是件多麼遺憾的事情。
作為楷聖的家鄉,望城近幾年致力於擦亮「楷聖故里」這個金字招牌,為中國書法文化傳薪播火。
望城重修書堂山,建設了歐陽閣、歐陽詢紀念館……還準備建歐陽詢書法院。
其中最值得大書一筆的,是望城正在組織復刻歐陽詢的代表作《九成宮醴泉銘》 碑。
這將是按宋代拓本復刻的書碑,碑刻上的書法也比現存西安的原碑更加完整。
因此,有書法名家展望:
碑刻完成後,將形成《九成宮醴泉銘》碑的文物價值看西安,書法價值看望城的局面。
《九成宮醴泉銘》正以另一種形式完成落葉歸根。
就如同當年歐陽詢在長安揚名立萬,去世後依舊要歸葬于書堂山下一樣。
望城還舉辦了兩屆書堂山當代文人書法周、紀念歐陽詢誕辰1460周年書法名家作品展等藝術活動,望城廣邀國內文人學者、藝術大家來到書堂山下共襄盛舉。
以楷聖之名,書堂山正在成為文人學者、藝術大家的「朝聖」之地。
中國作家書畫院執行院長白描如此評價:書堂山已經成為中國書法文化的地標。我很期待這裏打造成為全國知名的書法之鄉。
第二屆書堂山當代文人書法周隆重舉行。
兩屆書堂山當代文人書法周,每屆吸引了超過百人規模的全國知名文化學者、書法大家。到目前為止,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以上書法名家,基本上都到過望城;中國作家協會主席團成員以上的文學大伽,近六成左右到過望城。
人們不禁會問,請這麼多大伽、名家前來採寫文章、創作書法,望城究竟圖什么?只能說,望城在下一盤很大的棋。
我們試想,這些中國當代最頂級的藝術家,如果穿越到古代,其中定然會有李白杜甫,也會有歐顏柳趙。他們在望城的書寫和吟哦,一百年、兩百年後,說不定就會成就一件《蘭亭集序》,或為後人留下一篇《岳陽樓記》。
我們不能僅僅着眼于傳承文化,我們更要創造文化,為後人留下文化。不敢專美,以上極具戰略眼光的謀划,是區委宣傳部姚建剛部長透露給我的。
有戲!我們不必厚古而薄今,幸逢盛世,這一切極有可能發生。
2
我們再次認識一下望城。
望城處在長沙之北,原來是長沙的郊縣,2011年改縣設區,成為長沙市主城區之一。
望城橫跨湘江兩岸,是長沙唯一跨湘江兩岸的區,擁有35公里湘江黃金岸線。
在此之前,望城是一個傳統的農業縣,河流、湖泊、山巒,鄉村、沃野,構成美麗的田園風光。
長沙六區中,望城最年輕,同時區划面積最大,當時的工業基礎非常薄弱。
好像一張白紙,恰恰可描繪最新最美的圖畫。
望城的城市與鄉村
望城準備怎麼做?
一位望城領導曾表示,現代的城市,鋼筋水泥的叢林,千城一面,擁有自己個性和特色的城市不多。
望城作為一個新區,如果發展到後來,還是和別的地方一般模樣,那就太失敗了。
所以,望城主政者有一個小小的「野心」,要將城市建設得和別處稍許不一樣,有自己的小氣質,小特色。
當然,這裏沒必要過度拔高望城的這點「小野心」, 他們只是比別人看得遠了一點點,責任多擔負了兩三分。
但我們都明白,有時候就是相差的那麼一點點,尤其珍貴。
3
望城這幾年的作為,就是一個 「培魂聚氣」 的過程。人們常說,一座沒有文化的城市,是沒有靈魂的城市。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魂」。在這一點上,望城擁有先天的優勢。正如區委書記劉擁兵所言, 「老天爺眷戀、老祖宗留下、老一輩拼搏」, 為望城留下了深厚的歷史文化。
「楷聖故里」書堂山的書法文化,僅僅是望城文化的冰山一角。要細說望城文化,觀湘君可以寫出幾個長篇。
簡而言之,屈原、賈誼、杜甫三位大文人都在這裏留下足跡,其中杜甫還為望城撰寫並保留下了兩首詩。唐代李靖在靖港練過兵,曾國藩也在這裏打了最慘的敗仗,一度想要投水自盡。
藝術大伽在銅官古街畫瓷
銅官鎮從唐代燃起的熊熊龍窰煙火,穿過1000多年歲月,依舊傳承不息。當年滿載銅官陶瓷的大船,在大江大海乘風破浪,銷往全世界。1988年,國外尋寶者為銅官窰的輝煌歷史提供了實錘。
在印度尼西亞的勿里洞外海,打撈出沉沒上千年的阿拉伯商船「黑石號」,在商船上發現的6萬多件瓷器中,有56500多件產自銅官窰。
現在遙想當時盛況,依舊會覺得這一切那麼不可思議。
西漢古墓出土的金餅
望城境內還發現14座西漢古墓,大多是漢代長沙國王室的墓葬,其中風篷嶺漢墓墓主的身份等級、葬制規模都超過馬王堆漢墓。
列入國家文物局《大遺址保護「十三五」專項規劃》、代表中華文明的150處大遺址中,湖南一共有6處,其中2處就在望城,一處是漢代長沙王陵墓群,另一處是唐代的銅官窰遺址。
漢、唐,中華文明史上最強盛的兩個朝代,都在望城留下了深刻的印痕。
望城何其幸運!
4
說到城市,現代人可謂又愛又恨。愛她,這裏信息暢通,物資豐富,機會更多;文化娛樂,活色生香,紙醉金迷……恨她,這裏交通擁堵,空間擁擠,喧鬧嘈雜,空氣污濁,工作生活,壓力山大……
能不能建這樣一座城,擁有現代城市的優點,而又沒有城市的諸多毛病?在望城,人們正在為他們的「小野心」—— 打造不一樣的城市 而努力奮鬥着。無論是產業建設,還是在疫情防控、復工復產中,「望城速度」的紀錄還在不斷刷新。
最新的例子,是望城以最快的速度,出台具體措施並召開區委城市工作會議,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精美長沙」建設以及「四精」「五有」要求,率先全市落實「破題」。
望城搭建了智慧望城鯤鵬雲平台,構建『創新+敏捷』的新型智慧城市,提升城市管理成效和市民生活質量。
本月初,望城憑借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設上的規劃創新和建設成果榮獲「2020年中國領軍智慧城區」稱號, 這也是湖南省2020年唯一入選城區。
最古老的文化、最前端的科技在這裏實現了和諧統一。
望城這座最年輕的城區,展示了年輕該有的銳氣和調性。
美麗鄉村
與那些漸顯暮氣的鄉村不同,望城的鄉村依舊生氣勃勃。
望城鄉村土地平曠,現代民居儼然,鄉村道路四通八達,點綴其間的文化小鎮古意盎然,遊客觀光度假絡繹不絕,綠色產業發展壯大,推動鄉村經濟不斷走高。
在望城的鄉村,看得見未來,留得住鄉愁。
作為雷鋒故里,望城當仁不讓地成為中國的「好人之鄉」。
行走在望城的大街小巷,目中所見、耳邊所聽、心中所感的,都是學習雷鋒事跡的火熱氛圍和踐行雷鋒精神的生動畫面。
雷鋒精神永駐家鄉望城
說一個今年的例子。
在疫情最緊張的時刻,有一家浙江過來望城做生意的商戶,父母都確診感染了新冠病毒需要隔離,留下3歲的孩子「桐桐」無人照顧。望城區婦聯發出了「愛心媽媽招募令」,短短30分鍾,就有29個望城「媽媽」踴躍報名。
最後「愛心媽媽」劉建華被選中,當「桐桐」的父母結束隔離時,「桐桐」和劉媽媽已經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不得不說,望城最美的風景,是人!
望城的文化魅力不斷發散,城市的靈性和氣質正在養成,這點,多次到訪望城的文化大伽都深有體會,他們紛紛點讚。
「望城是個了不得的地方!」
文化部原部長、著名作家王蒙兩次來到望城,他如此評價望城。
這次赴會,王蒙專門為望城帶來了名為《文字、文學與文化》的專題講座。
中國作家書畫院執行院長白描,這是第6次來望城了,用他的話說:
「到望城就像走親戚,每次都能看到新的變化、都有新的感受」。
這座新興的城市,正將深厚的文化熔鑄為魂。
幹事有銳氣,鄉村有生氣,人民有正氣。
這就是有着「小野心」的望城,
這也是胸懷大格局的熱土。
來了這裏,你想不愛上她,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