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部計劃實施20周年之際,河南科技大學河洛書院2023屆畢業生林晶瑩響應國家號召,選擇到甘肅嘉峪關市文殊鎮開展志願服務。這位來自中原的00後姑娘,用605天的堅守詮釋着新時代青年的責任擔當。讓我們通過她的故事,感受河洛書院「知行合一」育人理念在西部大地上綻放的青春之花。
作為河南科技大學重點培養的「青馬工程」學員,林晶瑩在入學時就將「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作為人生信條。在省級崗前培訓期間,她將學校「家國情懷+專業素養」的培養要求轉化為服務動力。2023年7月,她成為一名西部計劃志願者,選定了甘肅作為服務省份。後受團省委任命和團市委安排,來到嘉峪關市文殊鎮服務,任團委副書記一職,同時承辦部分黨政辦工作。
在文殊鎮黨政辦公室,林晶瑩的工作日誌記錄著這樣一組數據:協辦、參與節會8場;依託塔灣研學基地開展青年聯誼活動,覆蓋青年200餘人;冬季走訪農戶127戶,排查取暖安全隱患等問題29個,通訊稿被省政務信息直報繫統錄為專報;依託文殊鎮「青年之家」實體陣地開展團日活動10場次,參與人數300餘人次。鎮黨委組織委員、團委書記張惠評價:「文殊鎮青年人數少,這個河南科技大學培養的姑娘,來到文殊,團結帶領團員青年們提出許多想法,辦了許多活動,機靈又能幹。」
作為基層團干,林晶瑩創新打造「三維育人體繫」:建立「理論學習+實踐鍛煉+文化浸潤」培養模式,結合農村工作實際,她組織各村團支部以「青春建功新時代 志願服務我先行」為主題開展團日活動,圍繞「美麗雄關·萬人清潔」「雄關紅石榴·同心共志願」「溫暖過冬」等開展志願服務,鼓勵優秀團員發揮示範帶動作用,幫助團員與青年樹立「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者精神,助力鄉村振興。
當續簽協議擺在面前時,林晶瑩在申請書裏這樣寫道:「母校『明德 博學 日新 篤行』的教誨,讓我深刻理解『把個人理想融入國家發展』的真正含義。」又逢春季,她又和同事們一道下隊入戶,動員農戶們種植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搶佔農時,並積極宣傳種植補貼政策,助力春耕春播開好頭、起好步,讓黨的方針政策在基層落地生根。 從河洛之畔到祁連山下,林晶瑩用兩年時光書寫着當代青年的價值追求。正如她在服務日誌中所寫:「青春的厚度不在於丈量了多少土地,而在於是否真正融入了人民的需求。」
「選擇西部不是浪漫主義,而是新時代青年的責任使然。在母校『行走的思政課』中,我懂得了真正的成長要紮根人民、奉獻國家。」
——林晶瑩
林晶瑩,河南科技大學河洛書院人文學院2023屆畢業生。現任甘肅省嘉峪關市文殊鎮人民政府團委副書記,兼任黨政辦公室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