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國的氣候有些反常。在南方許多地方發生洪澇災害的同時,北方大部分地區卻久旱不雨,遭遇比較嚴重的旱災。
為什麼會發生旱災?現代科學已證實,是因為大氣環流發生異常,亦即厄爾尼諾現象造成的。然而在科技落後、迷信鬼神的古代,卻把旱災的原因歸之於「旱魃」作怪。要消除旱災,就要制服或消滅旱魃。由此便產生了許多「打旱魃」的民間習俗。
旱魃的傳說起源很早。遠在西周時期,就有「旱魃為虐」的說法,如《詩經》上有這樣的詩句:「旱既太甚,滌滌山川。旱魃為虐,如惔如焚。我心憚暑,憂心如熏。群公先正,則不我聞。昊天上帝,寧畀我遁。」
先秦時,人們開始把「魃」視為「旱神」。如古代神話《山海經.大荒北經》上說:當年黃帝大戰蚩尤,蚩尤請來風伯雨師,使狂風暴雨大作。黃帝則請來女魃,使風消雨止,打敗蚩尤,並將蚩尤殺死。後來女魃沒法再回到天上,就在地上住下來。她所居之處,常年無雨。這女魃就是旱魃。
漢代以後,有關旱魃的傳說愈來愈多,旱魃的「形象」也各不相同。
有的把旱魃說成是一隻怪獸。如漢代的《神異經》中就說魃「長二三尺,裸形,而目在頂上,走行如風」,並說魃出現的地方必有大旱。但只要捉住這隻怪獸並將其投入廁所,旱災就會消除。清人袁枚的《子不語.旱魃》中,也說旱魃是「猱形披髮,一足行」的怪獸,並說捉住將牠燒死,就能除旱致雨。
也有的把旱魃說成婦女生出的妖怪。如宋人朱彧在《萍洲可談》中說,民間傳說有的婦人能生下像鬼一樣的妖怪,如果不捉住牠就會飛走,這就是旱魃。因此,要消除旱災,首先就要嚴懲生了妖怪的婦女。
嚴懲的方法是將認定生了妖怪的婦女捉住,押到神壇上暴曬,據說這樣就能求下雨來。也有的地方向婦女身上潑水。如有一年中原地區大旱,有人造謠說某家的婦女生了旱魃,於是眾人便將這名婦女揪了出來,一起向她身上潑水,謂之「澆旱魃」。其實這哪裡是什麼除旱求雨?分明是誣陷好人,打擊報復。
還有的將死人的骨骸當作旱魃。如漢代大儒董仲舒在其《春秋繁露.求雨》中說,求雨時須「取死人骨埋之」。傳說東漢河南尹周暢為解除旱情,將洛陽城邊一萬多具客死者的骨骸妥善埋葬,結果如願得雨。由此可見,當時人們已把屍骨同旱災聯繫在了一起。約至明代,屍骨也便成了旱魃了。
明清時期以殭屍為旱魃的觀念十分流行,由此也派生出「打旱骨樁」、「焚旱魃」等求雨習俗。《明史》中記載的民俗說,每遇乾旱,人們便發掘新葬墓塚,將屍體拖出,殘其肢體,稱作「打旱骨樁」。雖然明王朝下令禁止此風流行,但直至清代,此風在民間仍很盛行,且由「打旱骨樁」進而發展為焚燒屍骨(即「焚旱魃」)。
紀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一書中記載說:「近世所雲『旱魃』,則皆殭屍。掘而焚之,則往往致雨。」清人袁枚在《子不語.旱魃》中,把旱魃分為『獸魃』和『鬼魃』兩種,「縊死屍僵出迷人者,為鬼魃。獲而焚之,足以致雨。」有意思的是這種風氣也見之於外國。如俄羅斯有些地區的農民,一旦遇到旱災,便常去挖出喝酒醉死者的屍體,將其沉入最近的沼澤或湖泊之中,甚至也有殘其肢體的行為,以此來求得雨水。
在山東各地,過去每遇乾旱,人們把新埋的屍體當旱魃打的風俗也十分普遍。人們常唱着這樣一首捉旱魃的歌謠:「燒死你旱魃!燒死你旱魃!我田地的禾苗要成長,我山上的樹木要成行!我要五穀豐登倉廩滿!我要六畜興旺無蟲蝗!我要雲要雨要風調雨順!我要吃要喝要清水滿缸!我村子裡的子孫祈雨求龍王,我獻上豬、牛、羊……」
邊唱邊到處尋找新埋的墳塋,將屍體挖出來暴打並焚燬。但由於這種迷信活動極端愚昧、盲目,所以也常冤枉了「好人」,惹來麻煩。
《大清律例.賊盜.發塚》中就記載了這樣一件事:清嘉慶九年(1804),山東高密久旱不雨,有人發現年初病故的村民李憲德墳土潮濕,便紛傳李死後變成了旱魃。各村民眾不顧李家阻攔,刨墳開棺,見李的屍體尚未腐爛,於是更加確信李就是旱魃,不由分說便將屍體燒毀。為此李家將掘墓者告上公堂。
由於此案極為罕見,無成例可循,各級官府都難斷案。最後刑部將領頭人仲二以「發塚開棺見屍律」判了個「擬絞監候」罪(相當於現在的死緩),才將此案了結。更有甚者,還有藉捉旱魃之機挾嫌報復、冤殺好人的。
如在清嘉慶年間,壽光縣卜家莊有個叫卜峨的人,因地界之爭與鄰村一劉姓人打官司。卜峨害怕對方報復,就佯裝死亡,躲在棺材裡以避禍端。姓劉的得知這一消息後,便藉機說出了旱魃,請來法師捉拿。
因此事怪異離奇,竟驚動了昌樂、壽光、濰縣三縣的縣令,攜全班衙役前往現場坐鎮捉旱魃。他們請來戲班唱戲,引出藏身在附近墳地裡的戲迷卜峨,被當作旱魃捉住。卜家不服,官府便挖墳驗證。
墳挖開後果然不見屍體,於是更加堅信卜峨就是旱魃,便將他活活燒死,入殮後又用沙灰將棺材箍牢封死,生怕他再出來為害;還把墳堆成雙頭,立碑警示世人。此事因有三縣官府親自干預,故使卜峨沉冤多年不能洗雪。長期以來,當地百姓一致認為卜家曾出過旱魃。
如今,已沒有多少人再相信旱魃之類的鬼話了,傳說中的旱魃是不存在的。但是,卻有另一種更為惡劣的「旱魃」在威脅着人類,這就是人類對自然資源的掠奪性開發和對生態環境的無節制破壞。這,才是使生態嚴重惡化,從而造成亢旱、洪澇等自然災害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