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香港史不再可教可不教

時間:2018-06-22 03:15:56來源:大公網

  圖:中史教師教授清末革命運動起源時,可走訪位於中上環的中山史蹟徑

  新修訂初中中國歷史課程分三部分,包括政治演變(治亂興衰)、文化特色及香港發展。受到關注的「香港發展」,在中史總課時(一百五十小時)佔一成,相當於十五課節,但它不是如之前所建議的獨立成章,而是融入中國歷史的大框架,講述不同時期的香港情況,當然也講及與國家發展的關係,包括新增的「改革開放中的香港作用」。資深中史教師蔡國光表示,初中中史新課程的設計,有望改變香港史可教可不教的現狀。

  早在1990年,蔡國光已自編香港史校本課程:中三講三條條約(南京條約、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與香港的關係,中二講元朗鄧氏、文氏等新界大家族的歷史變遷,中一則由李鄭屋漢墓講到考古發揮的文物,以及香港與內地的文化淵源,涉及屯門杯渡禪寺、青山寺等。「相對而言,香港史在中國歷史並不是主要角色。」蔡國光表示,一般中史教師對香港史未必熟悉,所以教不同時期的中國歷史時,連帶說說當時的香港,是適當的做法。

忽中忽西 削弱教學成效

  蔡國光自編的香港史校本課程,1990年施教,受到教育署肯定並予以推介,後來更獲出版社出版,但在官方角度,該課程的定位幾番變化,先是放在中國史,後來在放於世界史的香港部分,回歸後又撥回中史部分。忽中忽西,對香港史的教與學成效,難免有所影響甚至削弱。

  更大的問題是,二十多年來,這個關於香港歷史的課程被放在可教可不教的位置。因為初中中史課程雖分為甲部和乙部,甲部始終佔主導地位,講的都是治亂興衰(朝代史),長期以來都是教不完,以至普遍存在跳教或不教的現象,乙部則變相成了點綴,教師也不大可能有太多時間去教文化史,連帶香港史也變成「可教可不教」了。一無所知,或所知無幾,試問學生對香港與內地的關係如何說得出個所以然?

  再者,由於為數不少的學校對現當代中國所講不多,連隨對香港與內地的關係基本上略而不提,學生可能只靠若干新聞和影片來認識香港和內地的一鱗半爪,如果那些新聞選材和影片是偏頗的,恐怕印象更不堪。於是,香港的前世今生,香港與內地的聯繫,尤其是關於回歸,關於基本法和「一國兩制」,就由於「可教可不教」而不甚了了了,造成的後果是對內地和國家的疏離、冷感甚至冷漠。這不能不說是多年來香港教育和文化傳承的缺陷之一。

  中史教師會會長李偉雄說,新課綱下,老師在教授二次鴉片戰爭後,學生便會認識香港島、九龍半島,在兩條不平等條約簽定後,被迫割讓予英國。在教授清末革命運動起源時,可走訪位於中上環的中山史蹟徑,「自然發現到孫中山革命思想的形成,原來是與香港有密切的關係。」香港史加入修訂課程中,可提升為學習歷史的興趣。「老師可透過考察本地歷史建築和遺址,令到學生認識兩地的關係,例如在中上環學辛亥革命、在南區學五四運動、在中環學三年零八個月的歷史等。學生得以身處歷史現場,學習歷史,從中發現歷史的樂趣。」

  蔡國光補充,初中中史成為必修科後,有助學生認識歷史,對塑造國民身份和文化認同很有裨益。例如新界氏族主要是宋代時期來港,成為香港原居民,唐宋時期的屯門,已是海上交通要津,「學到這些,可令同學明白當時的香港不是孤懸海外,而是與中原一脈相承。」

  【探討初中中國歷史修訂課程之二】

  大公報記者 呂少群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