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中國人相信歷史是循環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興盛過後便衰落,否極即泰來。人的一生亦如是,有得有失。老子甚至認為: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意思是,今天的禍,會帶來日後的福。今天的成功,導致明天的失敗。
可是,西歐「現代化」伊始,啟蒙時代的思想家,便相信歷史是直線前進的,即是說,明天一定好過今天,不然,就有人犯了錯誤。「現代人」都預期生活會一天天好起來,不然,他便會怨天尤人,尤其是怨政府未能好好照顧他。這算不算是「現代性」之一?學者各有看法,見仁見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