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對動物崇敬的中國人

時間:2018-02-13 03:16:00來源:大公網

  不論什麼社會,什麼時候,人總要跟或多或少的動物共生共存。人類為什麼把某些象徵意義賦予動物,跟許多因素有錯綜複雜的關係,比如:人怎樣認識自己在各類物種中的地位,怎樣設想文化與自然的分際,又怎樣劃定人類與動物的界線。胡司德(藍旭譯)的《古代中國的動物與靈異》(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6年),是一部跨學科探討古代中國人對動物理解的書籍。

  第一,動物屬於自然範疇或生物學範疇。有史以來,哲學家或宗教學者都把動物與人類區別開來。人們把某些動物當作媒介,用來代表另一個世界,即非人世界;第二,動物也是社會學範疇。動物是飼養、馴化、狩獵等社會實踐的對象,對動物怎樣控制,怎樣處理,都反映社會組織的狀況,有時還反過來影響社會組織;第三,動物是權力的對象和媒介。追求政治霸權和統治地位的民族,向來用鷹、獅、龍等猛獸的形象來裝飾;最後,動物作為形象或符號,是人類思維的助手。在社會現象抽象化的過程中,許多動物概念起了重要作用。

  作者認為,典型的中國世界觀沒有認定動物、人類和鬼神等生靈有清晰的類別界線,人與動物的分界沒有被人看成固定不變。在整個思想系統中,物種關係的特點在於彼此相關,互相依賴,一脈貫通。此外,古代中國把理解動物與治理社會聯繫起來,把動物世界當成一個標準楷式,認為要確立社會政治權力,實現聖人治國的思想,就要從中取法。

  可見,古代中國人受着傳統思想信仰所影響,不但尊重動物的權利,更加對牠們抱有一顆「崇敬」的心。這份「崇敬」的心一直支配着中國人的思想,我們在建築、雕塑、文學作品,仍然可以輕易地發現這份心意。

  李偉雄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