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被劫持到台灣當兵的雙合村村民大多不識字,退伍後只能在基層打工謀生。陸耀芳的叔叔陸啟高遇劫時21歲,上世紀七十年代初從軍隊退伍後,便在台北一所中專學校旁開了一間小吃舖子,長年賣烤香腸,屬於「小本生意」。陸耀芳說,叔叔儘管生活並不富裕,但心繫家鄉,想為鄉親們造路修橋,「他在台灣拿到的退伍津貼不多,但仍省吃儉用,積攢到一定數目,就拿到大陸來捐給村裏。」
多年來陸耀芳一直珍藏着一份泛黃的協議書。這是陸啟高在1996年7月與村所屬的包場鎮簽訂的修路協議。協議中,陸啟高為支持家鄉建設,自願捐出6500美元,在村裏修築一條長3400米的砂石路。這條「陸家車路」於1996年8月開工、1997年5月竣工。陸耀芳說,這6500美元是叔叔原先積攢多年、準備在台灣買墓地的錢。1997年初,陸啟高得知修路資金不足,又捐出1000美元。在他的感召下,島內另外9位同村老兵也向村裏捐錢修路。如今,陸啟高已94歲了。陸耀芳說,「他現在仍經常打電話來關心村裏的情況」,「一直很想再回來,但年事已高,很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