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何溢誠:拭目以待民進黨圖窮匕現的「憲改」

時間:2017-09-27 15:09:33來源:大公網

  文丨何溢誠 

  大公網9月27日訊 說是為擋下赦扁壓力,蔡英文於民進黨全代會中宣布啟動「憲法時刻」,推動「憲改」工程,亟欲建立權責相符的「政府體制」。果然,誠如蔡英文所料,一言既出,旋即成功轉移赦扁焦點,全黨上下像打了激血般、沖昏了頭,根本忘了還要特赦陳水扁。 

  蔡英文也算是克紹箕裘,從李登輝、陳水扁一脈相傳,念茲在茲都是所謂「憲政改革」,從1991年到2000年,李登輝主導了6次「修憲」,現在卻說,台灣現行「憲法」跟不上時代,應該推動台灣第2次民主改革,「憲改」是唯一的路,制訂符合台灣未來需要的「憲法」,以建立「正常化國家」。 

  陳水扁競選「總統」連任時,為凝聚泛綠鐵桿支持群,拋開「新中間路線」,「四不一沒有」變成通通都沒有,「正名制憲」乃其唯一政見主張。陳水扁甫連任即宣示,未來4年會打造一部合身、合用、合時的台灣新「憲法」,讓台灣成為正常、完整、偉大、美麗的「國家」,結果4過去了,什麼都沒留下,只有一堆弊案和刑期。 

  蔡英文以前要求馬英九特赦陳水扁,如今自己卻不方便特赦陳水扁,既然放不了陳水扁,不如繼承其「憲改」遺願,至少現階段可以先對支持者有所交代,又能「堅持台灣主體意識及主權的原則下,尋找和對岸互動的新模式」,兩全其美,何樂不為? 

  然而,「中華民國憲法」屬剛性「憲法」,「修憲」門檻極高,須要有全體四分之三「立委」出席,四分之三「立委」同意後,再將「修憲」案交由選舉人投票複決,絕非一黨一派即可獨力完成「憲改」,只剩34席的國民黨團,應該撇下選舉算計,加重政治衡量,從善如流在第一階段助民進黨一臂之力,據此測試「台灣共識」與兩岸意識,看看蔡英文到底是玩真的,還是玩假的。 

  目前蔡英文提出的18歲投票、票票等值與人權議題等「憲改」項目,都無關痛癢,但關鍵詞卻是「政府體制」,它隱含對現行「中華民國憲法」的顛覆,有意以新的體制(不管是「總統制」還是「內閣制」)予以取代,至於「憲法增修條文」前言、固有疆域定義、主權與治權概念、大陸地區與台灣地區劃分,倘若皆不予置喙,又如何杜綠營悠悠之眾口。 

  力推「憲改」的蔡英文,主張「台獨」的賴清德,一搭一唱,且讓台灣人民拭目以待,圖窮匕現的民進黨,葫蘆裡到底賣的是什麼藥?(作者為台灣青年聯合會理事長)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