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雲林縣北港武德宮主委林安樂(穿藍色西裝者)與各宮廟負責人,發起二十三日「眾神上凱道」活動 中央社
【大公報訊】台灣環保部門日前以「減少空氣污染」為由推動「宮廟減香」行動,引發了島內中南部廟宇的不滿。北港武德宮更表示將於23日發起「香火不能斷」大遊行,反對台當局以「減香之名」行「滅香」或「封爐」之實。到時將有上百宮廟齊聚凱道,預計參與人數至少3萬人。有學者更擔憂台當局以環保為名滅香,是拔除台灣廟宇背後的中華文化根源,「失去文化根源,台灣社會還剩什麼?」
據環球網、中通社、聯合報報道:台灣環保部門推動宮廟「減香」引起廟宇的強烈反彈,雲林縣北港武德宮發起「捍衛信仰、守護香火大聯盟」的遊行活動,23日將迎請眾神上凱道護香。護香行動目前有98間宮廟、60頂神轎登記參加,加上有些受到「關切」而不方便登記的宮廟,總共將有上百宮廟齊聚凱道,預計參與人數至少3萬人。
玩文字遊戲 「減香」變「禁香」
武德宮強調,雖然台當局澄清是「減香」,但事實絕非如此,台南市宣布要「零燃燒」,環保署則是「全面替代拜香及金紙」,最終目的都是「禁香封爐」,台當局只是在玩文字遊戲。負責人稱,宗教信仰儀式已維持數百年,連傳統儀式都要消滅。
超過500名民俗宗教學界學者21日也發起連署稱,台當局對民間信仰活動經常性提出管控政策,明顯矯枉過正,如針對燒金、放鞭炮開出重金罰單,或透過公文方式誘導寺廟封爐,乃至於以各類傳媒方式以迷信、鋪張、環保為理由的社會控制手段,意圖透過公權力「移風易俗」。連署稱,當局不應污名化方式箝制民間信仰,乃至於以環保之名,施行宗教控制之實,應給予民俗宗教自主發展。
台灣民眾稱台當局「無法有效管控交通工具、工業、火力發電的污染,卻拿宗教信仰開刀,動機令人起疑」,「現在難道連拜祖先、拜天地父母都不行嗎?」
隨着民眾的反對浪潮愈演愈烈,台當局官員和綠營立委近日也紛紛出來「滅火」,「行政院」副院長林錫耀稱「滅香」是謠言,但蔡英文對此並不滿意,對「行政院」提出質疑,問「為何沒見到『內政部長』出來澄清?」隨後又補一句:當局會被害死。而環保署長李應元20日趕忙「拿香跟拜」,說自己每天燒一炷香,期望能平息民眾的怒火。另外,「行政院」也急忙與宮廟團體溝通,發言人徐國勇表示,宮廟將本來的活動改為宗教嘉年華會。 不過,武德宮22日發聲明表示,表示這次活動「不是一場抗議」,活動自始至終均聚焦理性訴求、溫馨廟會,並無媒體所謂「不抗議了,改為宗教嘉年華」。
綠營急滅火「拿香跟拜」
自蔡英文上任後,「環保署」以防污染之名全面推動各廟宇減香,多數廟宇也願意配合,但從減香一步步進逼到「滅香」,讓民眾開始意識到「這不是環保問題,而是文化問題」。這一年來當局一連串「去中崇日」運動,都讓民眾擔心是否「傳統祖先、神明、習俗都不能要了」。
台灣「中研院」民族所所長胡台麗表示,廟宇是台灣重要文化,而「香煙繚繞」是台灣廟宇文化中最重要的精神意象,「滅香」就像拔除中華文化中一支重要的文化根源,「失去文化根源,台灣社會還剩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