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增加供應刻不容緩/祥益地產總裁 汪敦敬

時間:2017-02-02 03:16:02來源:大公網

  政府差餉物業估價署最新公布的香港私人樓樓價再創新高,另外,運房局也宣布去年私樓落成量只得1.46萬伙,低於預期。顯然樓價向上的趨勢未止,但筆者仍強調,政府造地的努力應該值得市民的認同。筆者作為市場的見證者可以說,現任政府修補了過去多年因荒廢開發土地而形成的供應斷裂。只是,政府只可以解決政策問題,不可能解決到市場問題及消費者情緒問題,更加不可以阻礙到影響樓市的最大因素量,即量化貨幣問題,況且中間還夾雜着不少政治的紛爭及既得利益者的阻礙大局。

  樓市問題的確令人擔心,雖然供應量有了增長及延續,但我們從數據中看到市場惡化衍生了新問題。2016年市場有1.3694萬伙動工量(不包括實用面積200呎或以下的物業),但其中有1.0809萬伙都是實用面積201呎至400呎的物業,如果有人說一手樓供應增加也可以令到二手業主放盤量同樣增加的話,那最起碼一手樓要有足夠較大型兩房及三房單位可供換樓人士選擇了,但動工量裏面只得2046個單位是在實用面積401呎至800呎的。再看回落成量,實用面積401呎至800呎的單位更加是近年最低,只得2370伙,這即是說一手樓花的發展趨勢已脫離了換樓階梯的正確方向。

  一手樓提供超小型單位太多,那三房單位會在香港愈來愈不足,價格長遠上升壓力強烈,加上近年按揭制度的僵化,小業主換樓愈來愈難,不少人選擇將錢幫助家庭中的年輕人上車(或借用其名義購買物業)。這無疑是為市民額外增加更多一些需求,而不是傳統的樓換樓功能透過小業主上游改善環境令二手市場有更多小單位放盤,在這不協調的結構性下,樓價很難下跌及健康發展了。

  支持開發郊野邊陲地

  日前,劉炳章先生建議將大欖郊野公園近大欖隧道收費亭附近有潛力用地作發展三萬個單位,容納九萬人口,預計發展只需六至七年。這是一個喜訊,我認為在交通網絡附近開發郊野的邊陲地,是現在唯一可拯救到香港年輕一代居住問題的可行方案,當然有環保團體作強烈反對,我絕對同意社會應更大力發展環保,但是因環保而不發展是極不合理的,現在年輕人上車還未夠水深火熱嗎?

  新加坡的郊野地只佔國土約23%,而香港有近七成的綠化地,如果你問全世界任何人覺得新加坡環保一些,還是香港綠化一點?相信答案很清楚。環保是管理的問題,不應該是盲目將綠化地凍結而來,不單只新加坡,歐美也有太多在環保發展之下的城市,說發展城市會絕對破壞環境,我不敢苟同,但環保人士的環保心我們應該支持的。改用另一角度去看,一個新開發的市鎮可以改善風(空氣)和水的流動,還可以有為地去種植和養飼一些稀少卻對大自然有益的植物和昆蟲,在城市中,蝴蝶飛舞,什麼在馬路中海鷗處處,在加拿大或者歐洲比比皆是,我真的不明白發展市鎮和環保有任何衝突。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