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世界,每年有700萬人因經濟發展所附帶製造的空氣污染而死亡。與此同時,在70餘億的世界人口中,反而有三分一的人沒有或者僅享有極其有限的能源。根深蒂固的貧窮和不平等,導致世界上20餘億人口無法享受到潔淨的飲水、衛生的飲食、基礎教育和醫療服務,這些地區的居民因而壽命不長—平均僅50歲。現代交通工具無遠弗屆,缺乏能源的貧窮地區所爆發的沙士、伊波拉、寨卡等病毒,經由動物從貧困地區迅速感染「現代化」城市的居民。2003年爆發的沙士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當年百業蕭條的「慘」境,凡是經歷過的港人必然記憶猶新。
200年來的香港歷史猶如過山車般忽上忽下。先有19世紀初的張保仔,一生變幻離奇,招安前,在海上劫商掠貨,歸附朝廷後,又參與緝捕海盜,其間更有他與參與綁架他的女人之間的浪漫關係。從張保仔的日子開始,及至一次、二次大戰,經濟起飛,法治、人權、環保、民主,以及港人對飲食的喜愛與自豪,稱之為世界上最令人心潮澎湃的城市之一,可謂名副其實。
今天,我們可以批評許多香港的缺點—空氣素質差、房地產價格高、貧富懸殊、空間狹窄—但再怎麼也不能說他是個沉悶無聊的地方。我們享受飲食,欣賞李安導演的《飲食男女》,而王家衛的《花樣年華》更將這座城市摩天大樓下暗暗流動的豐富情感與浪漫情素表露出來。
問題是,香港固然是個充滿活力的城市,卻從來不以創新著稱。他懂得適應形勢,也無疑能遇變求存,緊跟潮流,卻絕不是披荊斬棘的先鋒。究其往跡,我們很難看到他重視人類和環境依存的必然性。
一個不理解人與動物之間彼此依存、意識不到動物權利的城市,還能被稱之為現代化的城市嗎?「健康一元化」的概念與運動,旨在建立人、動物與環境之間的和諧與容納,珍惜三者之間相互共生的關係。照護伴侶動物、維護珍奇動物,提高食物生產的安全。
我於2008年5月14日出任城大校長,同年七月七日與大學管理團隊提出成立動物醫學院,並於八月組隊赴歐洲、北美、紐澳進行研考。政府則於2008年10月22日任命梁振英先生出任城大校董會主席。幸運的是,梁振英經研討探索後,深刻了解動物醫學的重要性,故進而於2009年強力支持城大成立動物醫學院的主張。
與美國康奈爾大學合作,經多年籌劃,城大在胡曉明主席及校董會的支持下,於2014年創辦了動物醫學院。教育需創意,社會有愛心。2014年9月我在例行醫療檢查之後,腸胃專科林子雲醫師出其不意地遞給我一張20萬元的支票,就因為他看了新聞,全心贊助城大成立動物醫學院。之後,今年九月,當城大動物醫學院宣布計劃2017年正式招生時,他看報後,再次寄來第二張20萬元的支票。醫生送病人支票的故事,你大概不曾聽說過吧!
事實上,社會各界支持動物醫學院,近年來慷慨捐贈城大超過八億港元,正反映出許多有心人關心動物醫學在現代化社會所扮演的角色。
創立動物醫學院,目標之一就是為了與世界結合、促進永續發展,重塑香港現代化的未來。動物醫學訓練有助於對抗威脅公眾健康的人畜共患疾病;保障食物安全(多起食物污染醜聞後,食安問題已成為本地區重點關注的大事);還可以透過漁產提高食物生產量。我們的努力有助香港成為預防和控制傳染疾病的亞洲中心,改善動物福利,維護人自然環境,為香港的年輕人創造新的就業路徑。
將來某一天,當香港真心認同動物在人類生存的絕對條件、對動物福利和動物醫療有所貢獻時,我們才有資格再次號稱為一個現代化的社會。
(編者按:本文摘自香港城市大學校長郭位網誌,申述城大動物醫學院的抱負和遠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