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青年人要培養良好生活習慣

時間:2016-12-06 03:16:09來源:大公網

  我近日為尋找「支那」一詞的起源,翻閱了多部歷史書籍,其中討論此議題最為深入的是日本學者實藤惠秀(譚汝謙等譯)的《中國人留學日本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本書是一部介紹中國人留學日本的高水平史學▉論著/論着▉,書中論到留日學生生活習慣的一章,令我留下深刻印象,對我們教育學生亦甚有參考價值。如果我們的學生亦能養成當年留日學生的生活習慣,定能除掉很多不良的生活習慣,不會再有「低頭」玩手機這些行為問題。

  黃尊三是當年的一位留日學生,寫下了大量的日記,記載了留日學生們的生活習慣,並常常反省自己的言行,以及與朋友講求品德的修養。他到日本後,知道有禁止未成年人抽煙的例規,因感於抽煙的禍害,遂對同宿的友人實行禁煙。

  某一前輩,給他看一本叫做《留學生自治要訓》的書,上面詳細寫着應注意的事項。這是當時在留學界非常流行的一本講述留日生活心得的書,書中提出了留日學生須培養的良好習慣,例如:往來道路須靠左行、在電車上要讓座給有需要人士、室內要打掃乾淨、衣服要清潔、要多運動、夜間不要大聲呼叫、不要打擾同在溫習的住者等。黃尊三的日記中,還記着「聞貴州李君,因讀書之聲吵耳,被愛之社之學徒股擊,因此甚為悵然。」指出不遵守自治要訓的後果。在日本長久留學的人,多養成不少良好的生活習慣。日後回國後,由於不高聲談笑,人們便知道其人當是留日學生。

  讀畢全書,我發現當年的青年在日本留學,不但是追求學問,同時亦致力培養良好的習慣。令我最感動的是,他們之間互相提點和鞭策,回國後仍實踐這些習慣。反觀今天我們的教育,由於過於偏重學問的追求,往往輕視了培養生活習慣的重要性。學生們無節制地沉迷手機,或許正是缺欠良好生活習慣培養的惡果。

  香港通識教育會 李偉雄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