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習洪會」適時警告蔡英文 避北京啟動反分裂法

時間:2016-10-30 14:02:08來源:大公網

  文|燕新台

  就任國民黨主席後首次訪陸的洪秀柱,於30日晚抵達此次行程首站南京,隨即展開她最重要的一次大陸行程。洪秀柱將在10月31日上午到中山陵拜祭孫中山,下午便馬不停蹄趕赴北京。作為重頭戲,國共兩黨最高領導人「習洪會」將在1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登場。據台媒報道,國民黨方面希望會面全程開放,但有知情人士說,所有領袖高峰會,雖可能有開放時段,但都會保留閉門協商時間,不可能完全開放。

  此外,台媒報道亦稱,「習洪會」雙方將採七對七會談。據悉,國民黨方面由主席洪秀柱領軍,副主席詹啟賢、胡志強、政策會執行長蔡正元、大陸事務部主任黃清賢、前副秘書長張榮恭與台北市議會議長吳碧珠出席。

  據報道,曾參與推動成立「國共論壇」的國民黨前副秘書長兼大陸事務部主任張榮恭,這次將隨國民黨登陸並參加「習洪會」。張榮恭曾是2005年「胡連會」的主要推手之一,也是多次國共兩黨領導人會談的重要幕僚。這次國民黨中央請他重出江湖,一般認為有「延續與交棒」的意義。

  張榮恭日前接受台媒訪問表示,國民黨現在可說是在台灣處於最弱勢地位之時,如蔡政府與大陸能夠協商交流,國民黨其實沒有空間。對於黨內要求洪秀柱明確表達「一中各表」,他說,這是文字表達的方式,不論是「一中各表」或「一個中國各自表述」,在過去兩黨交往中,並沒有出現過這樣的字眼。他認為,黨中央處理這個問題時會有適當表達。

  張榮恭亦指,國共平台的政治基礎,從2005年以來一直是「九二共識、反對台獨」,陸方高層在國民黨高層面前,也沒有提過「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可見互相都有堅持,但重點是要找出雙方最大的連結面,來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除「習洪會」之外,改名為「兩岸和平發展論壇」的國共論壇將在2日開幕、3日閉幕,會期兩天。以學者身份提供國民黨意見的台大政治系教授張亞中表示,此次論壇有兩個意義,政治層面可以做為兩岸緊繃現狀的潤滑劑;實質層面,也可以在民進黨政府執政後,斷線的兩岸兩會外,另搭一座便橋,「補充、輔助」兩會。

  此次論壇共分五個組別,張亞中認為,「政治組」與「文化組」是重點。他分析,2005年「胡連會」確立國共論壇未來應以「和平」與「發展」做為討論主軸,但自前主席連戰之後,論壇都只討論「發展」,避談「和平」,這一次論壇會回到「胡連會」確立架構,兼談「和平」與「發展」。

  而在兼顧「和平」與「發展」兩個論壇主軸思考上,張亞中說,「政治組」可就如何結束兩岸敵對、歧見,進行討論,「和平政綱」就是適合的論述架構;「文化組」則可從認同面,重新檢視兩岸長期互動關係,尋找兩岸追求和平的方法。另有知情人士稱,此次論壇將着重在至少帶回實質民生成果外,更希望強化國共平台作為兩岸官方以外,重要第二軌溝通管道。

  洪秀柱登陸之前,國民黨內茶壺風暴爭論洪的兩岸路線主張。有親近洪秀柱人士對台媒直言,洪久歷政壇,當然知道什麼場合該說什麼話,不會講一些「奇怪的名詞」讓自己「政治自殺」。洪此行考慮的不是意識形態,而是要對台灣、對國民黨有實質助益成果,否則不如不去。據了解,雙方目前仍就「習洪會」討論內容與論壇成果做最後溝通與沙盤推演。

  國民黨政策會執行長蔡正元30日上午舉行行前記者會,他說,洪此行出訪,會遵循國民黨黨綱與歷任黨主席與大陸互動的歷史軌跡,不會有脫軌演出,希望黨內外都不用有疑惑。對於「習洪會」是否全程對外公開一事,蔡則透露,會給大家有亮麗的觀感,但因要尊重對方,此時無法說太細。

  台灣知名兩岸學者楊開煌接受台灣《旺報》專訪表示,「習洪會」最重要就是讓大陸不致出現啟動《反分裂國家法》第8條的條件。第8條內容明確指出,「台獨」分裂勢力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造成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事實,或者發生將會導致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重大事變,或者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完全喪失,國家得採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上海台研所常務副所長倪永傑則認為,「台灣有些說法,例如習見洪是支持洪秀柱,是給國民黨添能量,這些說法,都沒抓住北京高層對台政策核心」。倪永傑說,習見洪秀柱與國民黨在台氣勢沒太大關聯,習對台策略有自己節奏。當前蔡當局在兩岸關係上,已有走上「邪路」傾向,「隱性台獨」步伐越邁越大,如何適時「警告」蔡英文,才是「習洪會」召開關鍵。

  北大台研院長李義虎認為,習近平過去對台政策「有軟有硬」,既堅持「九二共識」的政治基礎,也同時強調不放棄兩岸交流合作互利的舉措,但近期以來已進一步深化,將兩岸關係上升為「命運共同體」,藉此反制台灣的民意說。「習洪會」上,習預料還是會再次強調「兩岸命運共同體」說法,將兩岸關係同民族復興「綁在一起」。

  清華大學台研院副院長巫永平亦認為,張志軍近期解讀習近平對台工作思想時,內文將「兩岸一家親理念」,深化提升為「兩岸命運共同體」,已可看出端倪。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