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沒有明星的發布會/田 力

時間:2016-10-20 03:15:58來源:大公網

  外行人看電影業或其他行業都有自己的「高見」,雖然大家心裏明白完全不「接地氣」,卻樂此不疲地發表「高論」。想不到的是,一些電影系畢業的學生,對行業的理解竟然非常的「學術性」,未知電影這門藝術商業之間的行業特質,證明畢業了卻未入門。

  事緣一新組成的電影公司要開發布會,可是沒有請明星來站台,有經驗的同事知道不妙,想辦法彌補不足。但公司內的一位電影系畢業生以為沒明星更佳,明星對發布會要發布的項目並沒有幫助。他的論點是互聯網界和大企業的發布會都不請明星站台(效果仍佳)。他認為只要展示企業的實力便可,有明星反而讓媒體注意到明星而非項目本身。所以他認為有具聲譽的製作人出席便可,更能引起業內的注意。他亦作了一點調查,認為明星的報道多輕輕帶過,主要的注意力還是在於項目和業績本身,所以應該回歸到發布會的「本質」,不以明星作宣傳。

  這位畢業生的確有作調查研究,但舉的例子卻跟公司本質不同。例如他說大企業不用明星站台,對的!大企業就已經具號召力了,但這間要開發布會的是新公司,號召力何來。一般的發布會都會集中訪問明星,公司的其他資料很多時只略提一二,有些報館甚至不提。至於他說有些報道是明星的事輕輕帶過,業績和項目才是主菜,這是較特別的安排,有極大量的相反例子可證明。

  另外,發布會最大的作用是廣泛地發布公司消息。若邀請函中沒有明星作嘉賓,會出現兩種現象,一是傳媒不太重視,二是索性不來。可能有人會說為何馬雲開發布會,卻得到大量報道?馬雲其實不就是商界明星嗎?馬雲最近入股史提芬.史匹堡的公司,並說「電影已死……今日我令電影復活……」要不是馬雲說,傳媒會理會嗎。那位電影系畢業生所說的具聲譽的製作人其實也就是廣義的「明星」。任何界別的明星都能吸引眼球,要是真的沒有任何意義下的明星,那就要想辦法吸引眼球,否則就不要開發布會了。所以,大學裏的教育要應用到行業上,還需有足夠的體驗,相信其他行業也一樣。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