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劃一度量衡是治國大事

時間:2016-10-07 03:15:57來源:大公網

  全球各地的量度單位,可謂百花齊放,難以劃一。近百年來,雖然偶有國家或企業嘗試統一量度單位,但最終亦難竟其功,可見,單位的統一實非易事。暑假期間,我翻閱日本史學家鶴間和幸(馬彪譯)的《始皇的遺產——秦漢帝國》(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年),讀到歷史上秦始皇為了統一全國的度量衡,作出了全面的規劃,不但有利國家徵收稅項,更推動了中國的商貿發展,可謂是中國文明進程上的一大創舉。

  秦始皇26年(前221),下詔「一法度衡石丈尺,車同軌,書同文字」。對於此事,歷史學家們都將此作為秦統一大業的首要大事予以敘述。過往,史家以為由於七國之間度量衡不統一,人民在生活上很不方便,因此政府遂下令統一。鶴間和幸認為事實並非如此簡單,因為百姓並非度量衡的使用者。統一度量衡不是綜合七國制度之後所做的新型規格,而是將秦國舊有制度作為全國統一標準而已。例如,尺寸長度、石斤両之重、斗升之容積都是把秦國的標準變成統一規範。在實際生活中使用度量衡的人,不是庶民百姓,而是那些按照規格製作產品的工人和那些按照規格從事管理的官吏。《秦律》規定,製作同一種度量衡器,其大小、長短、寬度須相同。如度量衡器有誤差的話,官員是要受到處罰的。官吏丟失度量衡器作的話,與丟失公文、公印一樣要受到處罰。從今天發掘出的《秦律》所見,度量衡還涉及土木工程的測量、身高的測定、傷害罪的傷口測定等諸多方面。

  今日身處全球化年代的我們,確有統一度量衡的需要,但何人有此能力,促成此壯舉,看來仍要多等一段時間呢!

  香港通識教育會 李偉雄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