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薩克斯坦在哪裏?香港專業進修學校(港專)成為首間前往哈薩克斯坦作交流的大專院校,該校早前獲得民政事務局及公民教育委員會撥款的「『一帶一路』交流資助計劃」資助,於九月二日至九日前往「一帶一路」戰略的沿線國家之一哈薩克斯坦交流,交流團共有15名學生參與,他們近日舉行了「向中亞出發──哈薩克交流計劃2016-17」匯報會,分享在哈薩克斯坦的所見所聞。
所見所聞擴闊世界觀
是次交流團主要讓學生認識當地文化、經濟、社會發展等。「旅遊業管理高級文憑(航空及郵輪服務)」畢業生盧嘉瑤指出,在出發前,對哈薩克斯坦的認知不多,他們一個重點行程,就是於哈薩斯斯坦KIMEP大學聽Mrs Zhanar Toktarbay講課。原來Mrs Zhanar Toktarbay是一位在哈薩克斯坦居住了10多年的中國人,並在當地落地生根。
令盧同學感受最深的是Mrs Zhanar Toktarbay在講課時引述當地總統的一番話,認為現時已是21世紀,應與時並進,人民生活不應再局限在某些宗教的形式上,例如日常穿着的服飾也可不必過於拘泥。她透過與當地同學的交流,得知哈薩克斯坦缺乏資金,當地人希望有更多人在當地投資發展。
就讀「體適能、教練及運動管理高級文憑」的朱偉鋒,最難忘的是與哈薩克斯坦KIMEP大學的學生打排球,他覺得,哈薩克斯坦的學生態度良好,即使輸波,臉上仍掛着笑容;當他們有問題時,亦會很直接和直率地發問,而香港學生一般比較害羞,很多時都不敢直接發問,有感兩地學生的文化有差異。今次的行程中,令他更清楚明白到語言的重要性,為了與當地同學有更多的話題,他努力把生平所學的英語盡用,學了十多年的英語,終於體會到其實用性。第一次出國的他,親眼見識到外國的文化,世界觀亦因這次旅程擴闊了不少。
同樣就讀「體適能、教練及運動管理高級文憑」的吳瑋洛同學,透過今次的旅程感受到團結的重要性。他表示,第三天的行程是要登上一個名為「阿曼汀斯亞洲」(Tamgaly Tas)的山,由於當地的山路並不如香港般鋪得那樣好,一路上有很多碎石,山路陡峭,部分路段還需要攀山,來回需要四小時,「有啲同學唔想行,大家就鼓勵大家,一齊行,加油!」大家發揮互相合作的精神,結果能順利完成行程。
細看哈國經濟民生發展
匯報會亦帶出哈薩克斯坦人民生活簡樸,工作規律,甚少加班,每天準時回家,很少於下班後在街上或食肆內流連,他們只會於特別節日才會外出慶祝。這種生活態度與特色,令哈薩克斯坦的經濟發展相對較緩。這片土地卻蘊藏着大量的天然資源如石油及天然氣,農牧業亦發達,在經濟發展上有很優厚的條件。如多與其他國家協作,促進商業、推廣旅遊業及加強貨物出入口,將有助國家的經濟騰飛。透過實踐「一帶一路」的發展藍圖,讓哈薩克斯坦的獨有文化及優勢得以宣揚到世界各地,使更多人認識哈薩克斯坦這個奇妙的地方。
在這個多元文化的中亞國土上,從哈薩克斯坦人民穿着不同的民族服飾,已反映出哈國國民對民族的認同,而在他們的言行上也不難發現對國家感到驕傲與自豪。而作為香港年輕一代,認識自己的祖國,民族感的建立,相信能成為學生們發展這片土地的重要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