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7河北省人民政府
日前,省就業工作領導小組印發《關於優化調整穩就業政策全力促發展惠民生的十七條措施》(以下簡稱《措施》),提出對吸納就業能力強的行業企業加大擴崗政策支持、鼓勵金融機構開展穩崗擴崗貸款服務、加大技能培訓支持力度提升就業能力等舉措,全力穩就業促發展惠民生。
對吸納就業能力強的行業企業加大擴崗政策支持。各級人社部門梳理本地帶動就業能力強、涉及國計民生和生產保供的企業清單並動態更新,配備就業服務專員,建立崗位收集、技能培訓、送工上崗聯動機制。主動向服務對象推送政策,告知補貼政策內容、申請流程、經辦渠道,對吸納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的,運用「直補快辦」等模式,一攬子兌現社會保險補貼、吸納就業補貼等政策。
鼓勵金融機構開展穩崗擴崗貸款服務。鼓勵金融機構面向吸納就業人數多、穩崗效果好且用工規範的實體經濟和小微企業發放貸款,支持其穩崗擴崗。優化貸款審批流程,合理確定貸款額度,增加信用貸等支持,為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提供續貸支持。加大「人社惠農貸」投放力度,為助農小微企業提供最高1000萬元貸款。
發揮創業帶動就業倍增效應。深入開展重點群體創業推進行動,聚焦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群體創業需求,支持其創辦投資少、風險小的創業項目。落實創業擔保貸款及貼息政策,簡化擔保手續,對10萬元(含)以下的創業擔保貸款落實免除反擔保要求,健全風險分擔機制和呆賬核銷機制。
加大技能培訓支持力度提升就業能力。深入實施職業技能培訓提質增效行動,圍繞我省重點產業發展需求、和美鄉村建設,積極推動各類職業院校(含技工院校)、職業培訓機構和符合條件的企業大規模開展重點行業、急需緊缺職業(工種)技能培訓。充分用好就業補助資金、失業保險基金等資金開展培訓,按規定給予職業培訓補貼等支持,補貼標準按照職業技能培訓指導目錄標準執行。參加失業保險並累計繳費1年以上的企業在職職工或領取失業保險金人員取得職業資格證書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可按照初級(五級)1000元、中級(四級)1500元、高級(三級)2000元的標準申領技能提升補貼,同一職業(工種)同一等級只能申請並享受一次,每人每年享受補貼次數最多不超過三次,政策實施期限截至2023年12月31日。
延續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參保企業上年度未裁員或裁員率不高於上年度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目標,30人(含)以下的參保企業裁員率不高於參保職工總數20%的,可申請失業保險穩崗返還。大型企業按企業及其職工上年度實際繳納失業保險費的30%返還,中小微企業按60%返還。社會團體、基金會、社會服務機構、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以單位形式參保的個體工商戶參照執行,2022年度平均參保人數300人及以上的按30%返還,300人以下的按60%返還。參保企業劃型參照2020年度實施階段性減免社保費政策的劃型執行。政策實施期限截至2023年12月31日。
繼續實施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政策。對企業招用畢業年度或離校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登記失業的16—24歲青年,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的,可發放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補貼標準為每人1000元,政策實施期限截至2023年12月31日。
積極引導基層就業。穩定「三支一扶」計劃、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等基層服務項目2023年招募規模。實施「大學生鄉村醫生」專項計劃,為具有全日制大專以上學歷的臨床醫學、中醫學類等相關專業應屆畢業生免試進行鄉村醫生執業註冊。繼續做好2023年高校畢業生到城鄉社區就業創業工作,社區專職工作崗位出現空缺,要優先招用或拿出一定數量專門招用高校畢業生。對到艱苦邊遠地區縣以下機關事業單位工作的高校畢業生,新錄用為公務員的,試用期工資直接按試用期滿後工資確定,試用期滿考核合格後的級別工資高定兩檔;招聘為事業單位正式工作人員的,見習期工資直接按見習期滿工資確定,轉正定級時薪級工資高定兩級,可按規定提前轉正定級。對符合條件的赴基層就業高校畢業生,按規定落實學費補償和國家助學貸款代償政策。
支持國有企業擴大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規模。對按照工資效益聯動機制確定的工資總額難以滿足擴大高校畢業生招聘需求的國有企業,經履行出資人職責機構或其他企業主管部門同意,統籌考慮企業招聘高校畢業生人數、自然減員情況和現有職工工資水平等因素,2023年可給予一次性增人增資,核增部分據實計入工資總額並作為下一年度工資總額預算基數。
穩定機關事業單位崗位規模。挖掘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編製存量,統籌自然減員,加大補員力度,穩定招錄、招聘高校畢業生規模,合理確定招錄、招聘時間。我省縣鄉事業單位公開招聘時,可適當放寬年齡、專業、學歷限制,降低開考比例,視情況增加招聘次數。
實施就業見習崗位募集計劃。廣泛動員各類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等,重點開發一批科研類、技術技能類、管理類、社會服務類等青年見習崗位,2023年募集不少於5.5萬個。對吸納就業見習人員的給予見習補貼,用於支付見習人員基本生活費、辦理人身意外傷害保險,以及對見習人員的指導管理費用。對見習期未滿與見習人員簽訂勞動合同的,各地可給予剩餘期限見習補貼,政策實施期限截至2023年12月31日。
開發臨時性公益崗位。2023年開發設置基層公共就業服務、公共管理和社會服務等5500個臨時性公益崗位,對通過市場渠道確實難以就業的困難高校畢業生進行兜底安置。
強化困難人員就業幫扶。按照就業困難人員認定標準,及時將零就業家庭、低保家庭、脫貧戶、大齡、殘疾、長期失業等人員納入援助範圍。制定個性化援助方案,優先推薦低門檻、有保障的愛心崗位,提供「一對一」就業援助,對符合條件的困難畢業生髮放一次性求職補貼,補貼標準每人2000元。對企業招用登記失業半年以上人員,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的,可發放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補貼標準每人1000元,政策實施期限截至2023年12月31日。對通過市場渠道難以實現就業的,合理統籌公益性崗位安置,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
加強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落實「暢通領、安全辦」要求,對符合條件的失業人員,及時足額落實失業保險金、代繳基本醫療保險費(含生育保險費)等常規性保生活待遇。將符合條件的生活困難失業人員及家庭納入最低生活保障、臨時救助等社會救助範圍。認真落實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按規定向困難群眾足額發放物價補貼。
此外,《措施》還提出了細化實化政策、壓緊壓實工作責任、提升經辦服務水平、強化宣傳解讀等舉措,助力穩就業促發展惠民生。(劉瀾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