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专题 > 正文

洞察小型市場主體普惠金融需求 微眾銀行2022小微報告出爐

時間:2023-01-09 16:56:35來源:大公網

  1月9日,微眾銀行·We研究出品、財新智庫提供研究支持,由微眾銀行與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聯合發起的《普之已廣,惠之精準——服務業小型市場主體普惠金融需求調查報告》正式發布。該報告聚焦包括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在內的服務業小型市場主體,通過對最近幾年該主體的經營狀況、融資需求的調研,為普惠金融工作的開展及金融行業更好服務實體經濟提供了有效的參考與建議。

  在1月9日微眾銀行舉辦的線上交流會上,來自微眾銀行、郵儲銀行、財新智庫的報告主創團隊圍繞報告進行了深入解讀與分享,並與受邀媒體展開交流與討論。

  各方分別從宏觀、政策和用戶行為等方面,探討了小型市場主體的經營現狀,以及如何支持他們的發展需求。

記者毛麗娟攝

  微眾銀行 We研究負責人孫雯在致辭中介紹,今年是微眾銀行·We研究持續關註與洞察小微經濟的第四年。聚焦服務業小型市場主體。今年的調研覆蓋了全國11個省(直轄市)的2733家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他們主要來自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等小型市場主體較為集中的服務業行業。通過問卷與訪談的形式,調研收集並在報告中呈現了小型市場主體近3年的經營情況變化,並對其融資需求及解決從「想貸」「敢貸」「貸到」三個層次做出分析與洞察。

  經營影響:壓力之下的韌性和穩定度

  近年來,國家經濟進入新常態,以服務業為主要內容的第三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第一大產業;並一直保持穩健增長,佔GDP的比重持續提升。2021 年第三產業的經濟增長貢獻率佔54.9%,高出第二產業16.5個百分點。儘管如此,中國第三產業佔 GDP 比重依然過低,在G20 國家中也僅高於沙特阿拉伯和印尼。這也意味着,我國服務業的提升還有巨大空間。

  內部轉型升級同時,外部經濟環境也在經歷巨變——英國公投脫歐、中美貿易摩擦加劇、俄烏軍事衝突等事件,進一步增加了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壓力之下,中國經濟審時度勢,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記者毛麗娟攝

  數據顯示,在我國經濟各類經營主體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即本次調研報告統稱的「小型市場主體」,都佔絕對多數。小型市場主體在支持經濟發展和促進就業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面臨內外部經濟環境變化,疊加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過去三年,服務業中的小型市場主體,經營所遇到的挑戰非常嚴峻。

  為此,本次調研邀請服務業中的小型市場主體對經營情況進行自主評分。來自受訪樣本的數據統計,比較疫情前的2019年,受疫情影響的2020年與2022年,經營自評狀況呈逐年下降趨勢。針對新冠病毒傳播特點,防疫措施以避免人與人接觸和聚集為目標,也讓住宿餐飲、交通運輸、居民服務等人群較密集的服務業行業首當其衝。另一方面,疫情影響固然相對短期,但服務業消費需求的持續減弱,也使得需求的恢復預期需要較長時間。

  儘管如此,面對種種不利因素,小型市場主體依然顯示出較強的韌性和穩定度。報告顯示,68.7%受訪小型市場主體表示未來經營將維持目前規模,另有 20.9%的小型市場主體選擇擴張,計劃收縮、關閉或轉行的經營主體佔比較低。而且,在這些選擇維持目前經營規模的經營主體中,有超七成(佔總數的48.6%)的主體在疫情前便有此計劃,並沒有因為疫情而變化。

  此外,過去三年小型市場主體採取了線上化轉型的經營策略來應對疫情,這讓他們在後疫情時代也有較大發展空間——疫情後約有三分之一的受訪小型市場主體增加了線上業務比重,63.0%的樣本小微企業和45.0%的樣本個體工商戶表示未來會在經營中提高線上化比重。

  金融需求:「想貸」「敢貸」比例高,「貸到」不難

  在上述經營挑戰之下,小型市場主體資金需求比例持續上升。報告顯示,「想貸」和「敢貸」比例高,並且相對容易「貸到」。

記者毛麗娟攝

  想貸,指的是有資金需求。相比於2019年,2022年有資金需求的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佔比分別提高了29.2%和10.4%。2022 年,全部樣本小微企業平均資金需求為 270.8 萬元,同比增長 21.1%,樣本個體工商戶平均資金需求為 47.4 萬元,同比增長 4.5%。

  在調研中分別佔63.7%的小微企業和73.3%的個體工商戶表示資金最主要用於常規經營,僅有20%左右的需求來自擴大生產經營規模。多數受訪企業需要資金解決現有困難,他們對資金的強烈需求,這也從某種程度上印證了這些市場主體當前日常經營受阻較大。

  敢貸,也就是敢於提交貸款申請。有想貸意願的小型市場主體中,67.3%的受訪者在2022年在銀行機構或互聯網平台上申請貸款,其中小微企業敢貸比例更高,達到76.1%,個體工商戶的這一數據則為50.1%。

  樣本小型市場主體資金需求穩步增加,偏好的資金解決途徑也有一些變化。其中,數字銀行貸款是增加較快的貸款渠道,2021 年和2022 年均有資金需求的樣本小型市場主體中,2022 年通過數字銀行渠道貸款的市場主體比例增加了6.3%。傳統銀行渠道貸款的使用比例也有所增加,近兩年均有資金需求的樣本小型市場主體中,2022年通過傳統銀行渠道貸款的市場主體比例增加了2.1%。與此相對的,熟人周轉和民間藉貸途徑融資的使用比例有所下降,2022 年,使用這兩個渠道融資的市場主體比例分別下降了4.9% 和1.6%。

  敢貸之餘,調研發現,小型市場主體對貸款條件的需求,包括線上申請、無抵押擔保、周期適中、隨藉隨還等——小微企業成功獲得的貸款中,76.3%是通過線上申請;無抵押擔保貸款在全部貸款產品中的佔比為79.4%;調研和訪談中,受訪者均對「隨藉隨還」和無抵押信用貸款表現出強烈需求。

  申請了貸款的樣本小型市場主體中,超過92%成功獲得了貸款,「貸到」相對容易。其中,63.1% 的樣本小微企業成功核出全部額度,31.7%核出部分額度;樣本個體工商戶這兩個比例分別為58.3%和28.9%。2022年使用貸款的樣本小型市場主體,貸款金額的中位數為43.5萬元。

  報告進一步發現,貸款核出成功後,絕大多數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均會使用貸款額度彌補資金缺口。在核出額度的受訪者中,核出額度使用率高達88.7%,這也進一步說明,貸款對他們的「及時雨」作用。

  長期以來,小型市場主體「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突出,普惠金融政策正是針對於此。上述報告數據也能看出,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小型市場主體面臨的「融資難」問題有所緩解。

  支持小微:「普之已廣」,四條建議「惠之精準」

  一直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多次強調與重視支持小型市場主體的健康發展。尤其在2022 年,政府將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支持工具轉換為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將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支持計劃併入支農支小再貸款管理,並於該年 5 月,將對普惠小微貸款餘額增量的激勵資金比例從 1%調整至 2%,旨在能更精準、有效地引導地方金融機構擴大小微企業信貸投放,一系列具有針對性的政策安排,都在助力小型市場主體走出困境。「普之已廣」,名副其實。

  如何進一步做到「惠之精準」?報告針對小型市場主體的發展,也提出幾點建議:第一,增強政策平穩性和可預期性,有助於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降低經營成本,優化經營策略;第二,貸款產品的設計應明確自身客群定位和偏好,綜合考慮線上與線下申請的特點與優劣,設計合適的貸款申請方式。此外,還要關註「隨藉隨還」、「無抵押擔保」類的產品設計;第三,金融機構、政府、其他組織需要加強宣傳和培訓,使得小型市場主體逐步形成資金規劃意識;第四,建議政府繼續鼓勵小型市場主體持續提升線上化經營能力,拓展多元收入渠道。

  相信《普之已廣,惠之精準——服務業小型市場主體普惠金融需求調查報告》發布後能起到其應有的作用,為社會各界了解小型市場主體發展提供參考。未來,微眾銀行·We研究也會持續開展小微經濟的研究,為支持小型市場主體的經營發展做出更多的貢獻。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