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模特兒佩戴並演繹各式時尚的腕錶。\香港貿發局圖片
第41屆香港鐘錶展日前在會議展覽中心舉行。展覽期間,會場匯聚了巧奪天工、來自世界各地的名錶,大會還舉行了「Watch DIY Workshop工作坊」「陀飛輪工藝示範」等活動,展現小小手錶內蘊藏的機械工藝。如今,消費者購買手錶不僅僅看重功能,更關注的是其背後的設計理念與品牌價值。\大公報記者 顏琨(文、圖)
30年前,鐘錶是家家戶戶的必需品。在那個沒有智能手機的年代,工作、學習、約會,任何與時間觀念相關的場合,都離不開手錶,每晚睡前把手錶「上好弦」,才算是完成一天的工作。隨着智能手機時代的到來,手錶漸漸成為消費品,有些甚至成為藝術品。
智能錶成潮流趨勢
鑲嵌着閃光的碎鑽,抑或藍寶石鏡面、陀飛輪工藝,一隻小小的手錶內,隱藏着複雜的工藝與美學價值。無論機械錶、電子錶還是智能錶,人們對鐘錶的購買需求已不再滿足於報時功能,實用性和設計理念成為推動消費的下一個風口。
在鐘錶展上,各種價位的手錶琳琅滿目,不少品牌用聯名的方式推出別出心裁的設計。當中令記者印象深刻的是,香港品牌Fouetté與法國小王子品牌合作,以小王子在B-612星球與玫瑰展開追逐的浪漫故事為主題;另一系列鐘錶則以古代樂器「磬」為靈感,青銅錶殼加上銀白色錶盤,展現一種虛無的動感。
值得關注的是,展場中設有售賣智能錶真皮錶帶的攤位,吸引不少市民前去購買。各種顏色、材質的錶帶,變成了鐘錶展上一抹獨特的風景。
如今,大街上不時能看到行人戴着華為、蘋果等智能手機品牌推出的系列智能錶。它們可以測量戴錶者的心率,記錄運動步數和消耗的卡路里,並設有電話信息提醒等功能,深受年輕一代的歡迎。也許,智能錶已成為流行新趨勢。
「為自己設計一隻錶」
在鐘錶展的現場,記者看到懸掛着中國國家射擊隊王義夫、高靜、王超、楊倩四位退役或現役運動員的照片,吸引不少現場人士圍觀。原來,這是創辦九年的香港鐘錶品牌艾柏斯(ANPASSA)為中國國家射擊隊四位國家級運動員設計製造的陀飛輪腕錶。
在展位上,艾柏斯還展示了紀念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的紀念腕錶,以及品牌成立九周年的特別款腕錶,甚至別具匠心地將鐘錶師打磨鐘錶零件的設備,也帶到了展廳現場。
就在記者細細觀賞鐘錶工藝時,結識了一位收藏鐘錶的資深玩家張偉傑。在「玩」腕錶的30年裏,張偉傑收藏了非常多極具價值的名錶。在他的收藏中,不乏勞力士(Rolex)、百達翡麗(Patek Philippe)、愛彼(Audemars Piguet)、帝舵(Tudor)等國際知名品牌。
「突然有一刻,我意識到一個問題。雖然世界上有名品牌的手錶,我擁有了一些,但沒有一隻手錶可以代表我自己。」他認為,無論是多麼名貴的手錶,買到的都是設計師的想法和背後的品牌價值。
回憶起年輕時買錶的標準,張偉傑笑言:「就是為了品牌,想自己的手錶比別人手錶的牌子更高檔。」那時候,他經常和品牌sales(銷售員)講「等你們店入了新的款式,可以打電話給我,我來拿一隻」這樣的話。
往後,張偉傑挑手錶的標準也隨之變化。「我更看重鐘錶中屬於自己的成分和概念。」記者發現有一隻用18K金打造的手錶,是張偉傑為自己設計的。鏤空的飛龍圖案靜靜地躺在錶盤中央,在陀飛輪錶的下面刻着「VC」和「張」字,由此,他將自己的名字和陀飛輪相連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