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专题 > 正文

嘉德藝術中心蘇州新館首展 當代藝術四十年新敘事

時間:2022-06-03 17:05:26來源:大公網

  2022年6月1日,嘉德藝術中心以一場盛大的國際當代藝術展,宣告嘉德·宥愛藝術中心正式向公眾開放。今後,長三角區域在蘇州打開了一扇全新的窗口與全球藝術進行對話合作,公眾也將以更便捷、更近距離的方式觸及代表國際水準的藝術作品。

  嘉德·宥愛藝術中心坐落於風景如畫的蘇州陽澄湖畔,是首個以生命為核心主題的國際一流藝術中心。首展命名為「萬物有時」,從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高度,探索「生命」主題,匯聚全球百余件當代藝術的原作珍品,力圖呈現出當代藝術生命轉向的脈絡。此次首展陣容強大,共計41位中外著名藝術家的代表性作品參展,不少作品在國內是首次亮相。

  羅伯特·勞申伯格攝影作品

  展品包括國際知名藝術大師羅伯特·勞申伯格、達明安·赫斯特、塞巴斯提奧·薩爾加多,以及張洹、榮榮、楊福東、崔岫聞、張大力、王慶松、海波、曹斐等著名當代藝術家的攝影原作。此外,還有中國當代藝術四十年發展歷史的代表性作品參展,如張曉剛、尚揚、毛焰、高氏兄弟、島子、楊重光、馬軻的作品。展覽更特別邀請到丁方、巴荒、楊飛雲、孟祿丁、張群等藝術家在20世紀80年代創作的作品,極其珍貴和罕見。最具視覺衝擊力的當屬劉亞明的兩件巨幅油畫作品有幸得以同時展出,其中一件長12米、高9米,尺幅達108平方米,是史上平面尺寸最大的布面油畫作品,現場效果令人震撼。

  劉亞明《蒼穹之眼》

 

  

劉亞明《世紀寓言》

  展覽分為三個單元,構成中國當代藝術的生命敘事,可以稱為一代人的藝術精神史。第一單元「記憶:一代人的怕與愛」,回看20世紀八十年代的藝術史,從歷史記憶中打撈中國當代藝術啟蒙時代的焦灼與希望。第二單元「失憶:日光之下並無新事」,審視20世紀九十年代以來的當代藝術史,從超驗維度評判其歷史價值。第三單元「醫治:相信未來」,突出醫治、修復的生命概念,倡導當代藝術主題的生命轉向。

馬軻《沙塵暴之九》

  策展人郝青松說,把當代藝術放回當代社會發展中,放到全球化與東西方交流互鑒的歷程中,不僅能捕捉到歷史的走向,更能理解生命的去從。「當我們把當代藝術四十年發展的代表性作品彙聚到這裏,本身就在書寫一部當代的精神史。」

  該藝術中心把自身定位為開展藝術交流的國際平台、同時也將成為公眾理解當代藝術魅力的體驗場館。「我們希望在年度當代藝術系列展中,用十年的時間來梳理當代藝術的生命轉向。每一年的當代藝術展,都從生命視角擬定展覽主題,在全球範圍內徵集和邀請藝術家創作和展出,通過展覽呈現獨特的生命藝術體驗。」

嘉德·宥愛藝術中心

  「萬物有時」國際當代藝術展展期自6月1日至6月26日,每周二至周日10:00—17:00對外開放,16:30停止入館。公眾可通過「宥愛美術館」微信小程序購票預約。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