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長城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袁安升傳達第九、十屆全國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長城學會許嘉璐會長指示並致辭
2022年4月8日上午,由中國長城學會主辦、燕山大學承辦的第三屆中國長城論壇成功舉辦。本次論壇設中國長城學會(北京)主會場、燕山大學(河北秦皇島)會場、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會場,以「線下+線上」方式進行。
中國長城學會王志國副會長主持會議
論壇上,中國長城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袁安升傳達了第九、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長城學會許嘉璐會長指示並致辭。燕山大學黨委書記趙險峰代表該校致辭。中國長城學會副會長王志國、董耀會、吳國強分別主持了研討交流,王一莉副會長宣讀獲獎論文通報。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政協黨組書記雲淮、主席白顥出席會議。來自中國長城學會分支機構、沿線長城學會代表、論文獲獎作者和燕山大學的長城研究學者等國內400多位專家參加了本次論壇。
燕山大學黨委書記趙險峰致辭
論壇以「長城文化與新時代精神」為主題,旨在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長城文化價值發掘、文化遺產傳承保護工作的指示精神,深入探討長城文化在新時代精神構建、加強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堅定文化自信的價值和意義。
中國長城學會王一莉副會長宣讀獲獎論文名單
中國長城學會董耀會副會長主持部分學術報告
中國長城學會吳國強副會長主持部分學術報告
袁安升副會長在致辭中講到,許嘉璐會長對第三屆中國長城論壇的召開,非常重視,親自確定論壇主題,審定論壇計劃,對論壇如何召開和今後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許會長指出:「長城學會、長城學者、專家和研究人員跟長城景區管理人員、普通遊客不一樣,一輩子研究長城實體背後的東西,責任就是幫助他們,在感性認識中註入理性的認識」。「新時代弘揚長城精神,重新體會當年小平、仲勛同志提出的『愛我中華,修我長城』,他們把修我長城和愛我中華聯在一起,今天的長城人要做好這件事,認識要升華,理論要創新,要想到長城對中華民族的意義,把長城放到歷史,今天的背景下,用新時代的眼光、方法,包括用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方法去研究」。「長城學會有個傳統,就是原來的仲勛名譽會長、黃華會長等老一輩革命家,真正認識到長城的偉大,長城的美,打心眼裡喜歡長城,熱愛長城。新時代的長城人,更應該愛我長城,修我長城,打心眼兒裏熱愛長城」。「習近平總書記提出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是一項具有戰略意義、曠日持久的國家工程,長城文化人責任重大,要站在這個高度,帶着感情把這件事做好。同時,要用新的科技手段踐行、利用、宣傳、修繕長城,把長城的事做好」。
現場照
袁安升副會長指出,許嘉璐會長的指示立意高遠,貫徹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做好長城文化價值發掘和文化遺產傳承保護工作的指示精神,揭示了長城文化傳承光大的特點規律,指明了長城文化,助力於新時代文化強國建設的方向、內容、形式及路徑,為我們今後工作提供了遵循。
袁安升副會長表示,學習理解貫徹許嘉璐會長指示,要做好四個方面的工作。要熱愛長城,真愛、深愛、打心眼裡熱愛。要升華理論,由過去比較註重實體的、表象的研究,向實體背後內在的、本質特徵及演變規律深入;由過去零散的、碎片化的研究,向邏輯嚴密,系統化體系化深入;由過去的經院哲學、空對空的本本主義研究,向知行合一,指導社會經濟實踐上深入。要面向實際,與時代共振,回應重大關切。在諸如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等國家戰略上,提供文化和理論上的支撐,貢獻智慧和真知灼見。要創新手段,努力探索新時代長城展示、傳承的新形式、新路徑,不斷創造與燦爛的長城文化相適應的新技術、新表達,真正讓雄偉的長城活起來,傳下去。
獲獎者學術發言
本次論壇共收到來自全國各高校、科研院所專家、學者和長城愛好者的論文90餘篇,獲獎論文56篇,其中一等獎4篇,二等獎9篇,三等獎17篇,優秀獎26篇,展示了長城文化研究的最新成果。論壇上,來自河北地質大學、天津大學、山西忻州市長城學會、中央民族大學、首都師範大學等單位的部分獲獎者作學術發言,就長城文化與新時代精神,提出了許多具有前瞻性、戰略性和創新性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