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近日印發《合肥市開展便利店品牌化連鎖化三年行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力爭到2024年,合肥市品牌連鎖便利店總量超2000家,連鎖便利店24小時營業門店的比例達30%(含無人零售店)。
「受疫情影響,實施人員管控,近期到店客流有所下降,但線上消費呈現活躍狀態。從本周看,羅森門店線上銷售額環比提高了將近40%-50%水平。」3月24日,在安徽中商便利店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王寶銀介紹。
2018年,安徽中商羅森簽約入駐合肥市包河區,當年即開拓門店20家。2021年,安徽中商羅森以合肥為中心輻射周邊城市,初步實現了1+6的基本布局,截至2021年年底,門店存量180家。
就便利店業態而言,生產廚房、物流配送、零售服務等三大環節最為核心。王寶銀介紹,目前,安徽中商羅森已經註冊成立了屬於自己的中央加工廚房,即將打造輻射長三角的鮮食生產基地。而在配送體系方面,該公司正在從「公司物流」走向「物流公司」。「至於門店,現階段主要還是布局在園區辦公樓、校園、商業繁華地帶等,未來,將進一步延伸至社區老百姓身邊。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努力為大家提供更多有溫度的『社會便利+』服務,比如生活繳費、便民買藥、快遞存取等。」王寶銀說。
作為距離消費者最近的商業業態,便利店也是構成城市生活的驛站與港灣。在安徽中商羅森市場負責人馬俊的構想中,未來,中商羅森會嵌入更多公共服務,滿足更多民生需求,塑造更多消費場景,讓中商羅森不再是普通意義上的便利店,而是成為日常生活的一個個特殊據點,將方方面面聯繫在一起。
便利店等小型零售業態的健康發展,折射的是經濟的韌性與潛力。數據顯示,今年前兩個月,合肥市包河區累計實現限上消費品零售額82.4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10.4%,全市城區第一。
根據包河區新一輪高質量發展政策,鼓勵各類限上商業連鎖企業、限上餐飲連鎖企業發展。對當年新增單個門店面積不足1000平方米、1000平方米(含)—5000平方米、5000平方米以上的,每新增一家門店分別給予3萬元、4萬元、5萬元獎補,單個企業最高100萬元。
記者從包河區商務局獲悉,目前,相關申報工作已啟動。相較以往,今年企業申報時間大幅放寬,8月底前均可受理。得益於政策的支持,以中商羅森為代表的一批便利店,正乘着東風,蓄力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