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12月,長城以無可爭議的歷史地位,在法國巴黎舉辦的世界遺產大會上全票通過成為中國首個世界文化遺產項目。它被稱之為「人類文明史上最偉大的建築工程」。
在入冊35周年之際的2022年3月21日,長城發行了首批數字藏品「中國長城十三關」系列。同期發行的還有頤和園、泰山、黃山、福建土樓、泉州等六個世界遺產名錄區域。
「中國長城十三關」作為一整套系列數字藏品,本次先發行的山海關、嘉峪關、雁門關、黃崖關四座城關的3D模型,上線即售罄。用戶購買成功後,不僅可以近距離觀摩建築構造特點,也可以策劃數字展館分享邀請好友逛展。這是中國歷史文化建築數字化的一次重要嘗試,改變了以往數字藏品中僅有單體文物、字畫可以收藏的局面,讓用戶真正實現了將美不勝收的古建築收錄進自己的數字化展館,珍藏起來。
中國長城學會長城IP文創工作委員會負責人梁勇表示:長城是中華文明的重要象徵,是中華民族的代表性符號,凝聚着億萬中國人的奮鬥精神和愛國情懷。本次推出「中國長城十三關」系列數字藏品,是一次新的嘗試,希望運用新時代的文化推廣方式將長城文化和長城精神傳遞給年輕人,以文化創新立文化傳承。
在全民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大背景下,藏品數字化,也將逐漸成為保護傳承民族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手段之一。文旅部副部長、國家文物局局長李群曾表示:將大力推進博物館藏品數字化。本次長城系列數字藏品在發行內容中植入的長城文化背景的知識點,也激起數以萬計的數字藏品愛好者通過網絡等更多的渠道去真正學習了解更多的長城文化和長城精神。
作為中華民族精神重要標誌的中國萬裏長城,多年來在歷史遺跡保護開發方面不斷深耕,本次由中國長城學會長城IP文創工作委員會創意發行的長城數字藏品,正是響應黨的十八大以來,對中華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號召,同時,也是在長城保護及長城文化宣傳方面不斷前進探索的重要嘗試。
此外,記者了解到,針對實體行業實現數字創新,數字藏品平台鯨探未來除了數字藏品售賣,還會增加內容交互能力,真正將當地風土人情以展覽的形式搬到線上,讓用戶以全新體驗逛景點。
數字藏品是一種數字文化消費品,憑藉塊鏈技術生成唯一數字憑證,對應特定作品、藝術品,在保護其數字版權的基礎上,實現真實可信的數字化發行、購買、收藏和使用,不可分拆、不可複製、不可篡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