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大公網記者 鄭曉舟 倪夢璟

  從來沒有一份券商的研究報告,會成為這樣的「爆文」。

  從來沒有一份券商的研究報告,被甚至從不關心股市和投資的人群仔細地研讀。

  9月份,記者的朋友圈突然被招商證券的這份研究報道刷屏了——《上海幼升小、小升初全解讀》。

  教育,是每一個家庭關注的焦點。而現在,教育已經走出了家庭,成為社會的熱點話題,更是資本追逐的熱點。

教育投資

  民辦學校成為熱點

  電影《中國合伙人》講的是中國最大的英語教育培訓機構——新東方創始人之間的故事。俞敏洪、徐小平等人,在自身創業獲得極大成功后,轉而成為教育產業的天使和風險投資人。

  只有經歷過,才會知道當中的酸甜苦辣。創業者也是如此。俞敏洪、徐小平及其背后的資本,把新東方成功推上美國資本市場后,依然把重心放在教育領域,是知道教育產業背后孕育的巨大的潛能和資本獲利空間。

  然而,在過去長達數十年的資本對教育產業的試水中,民辦學校從來不是一塊黃金寶地,教育的風口浪尖一直是新東方這樣的培訓機構。

教育投資

教育,是每一個家庭關注的焦點

  上海尚德實驗學校的創始人姜曉勇曾經感慨,就盈利能力而言,辦學遠比不上辦培訓班,而前者付出的投資所承擔的責任和進入門檻跟后者絕不能同日而語。

  不過,姜曉勇這樣的感慨在未來幾年或許就會有所改變。

  今年8月,首控集團旗下的首控基金宣布,今年將投資300億人民幣進行教育產業全部據。首控基金總經理郝曉暉告訴記者,首控基金已經聯手光大金控、中原資產的多家中國大型金融機構、省級教育部門聯合設立多個專項教育產業投資基金,重點包括幼教到K12、職業校等。

  教育投資的風口正在悄然轉變。從英語培訓等技能培訓,正在悄然轉向K-K2的學校類投資。而這一轉變的一個潛在推動力,就是「民辦教育促進法」的修訂。

  2016年年初,《民辦教育促進法》修正案草案二次審議稿公布,其中,第十八條修改為:「民辦學校的舉辦者可以自主選擇設立非營利性或者營利性民辦學校。而在該審議稿公布之后,教育界、資本界眾多專家學者便展開了激烈的討論,其中,「營利性」問題顯然再度成為討論的焦點。其實,之所以教育行業的「營利性」問題受到如此關注,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營利性」是困擾教育資產證券化的最大問題。根據1995年頒布的《教育法》:「國家鼓勵企業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其他社會組織及公民個人依法舉辦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以營利為目的舉辦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即使教育行業盈利,亦違背了經營性資產權屬清晰的 A 股上市條件。

教育投資

教育已經走出了家庭,成為社會的熱點話題,更是資本追逐的熱點。

  盡管開學季前夕,民辦教育促進法的修訂稿并未如期公布。但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民辦教育的分類管理仍是「大趨勢」,民辦學校的可營利性未來仍然會寫入法案,因此資本界民辦學校相關的運作「運動」更趨向活躍。

  教育部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近年來民辦學校在校人數與學校數量均有增加。根據數據,2015年全國共有各級各類民辦學校16.27萬所,比上年增加7435所;招生1636.68萬人,比上年增加72.83萬人;各類教育在校生達4570.42萬人,比上年增加268.52萬人。與此同時,有行業報告指出,2015 年民辦教育行業平均利潤增速達到25%,市場巨大。

  可攻可守的教育投資

  資本搶灘教育產業,不僅僅是因為其巨大的市場潛力,更因為其弱經濟周期性的特點,因此成為當前中國經濟結構下,少數幾個無需擔心產能過剩的行業。信達證券首席分析師陳嘉禾對記者表示,人們更傾向于投資「防御」型標的,所以「教育熱的現象就會出現。」

  安永旗下教育咨詢機構帕特農的報告顯示,中國內地民辦教育主要細分板塊潛在市場規模達到280億美元,并以每年超過10%的速度增長。 中國大陸目前公辦和民辦教育的支出總額達到6700億美元,僅次于美國的14000億美元,在北京和上海兩地,家庭的教育支出占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大約是15%-20%, 高于紐約、首爾、香港等城市。同時,中國大陸家庭生均民辦教育支出可達40萬美元。

教育投資

近年來民辦學校在校人數與學校數量均有增加

  「按照人口基數來算,中國的教育市場可能是世界最大的。」申萬宏源高級分析師楊曉磊表示,教育支出一直占據中國的家庭支出比例的大頭,而隨著父母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子女的教育花費亦會隨之增長。從宏觀層面來看,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中國政府教育支出占GDP總量的4.15%,相較于發達國家,有業內人士直言,「我國教育公立投資不足,而目前的差距給予民間資本巨大的投資機會。」山西證券之前出爐的一份報告中預算,2015 年民辦教育(不包括民辦高等教育,因其證券化較為困難)規模約 8600 億元,2020 年則將達約 1.6 萬億。

  經濟學家宋清輝說,「大量的學生家長不僅希望子女能夠贏在起跑線上,還希望子女能夠贏在速度和加速之上,因此愿意花大價錢送孩子接受課外教育輔導。」除此之外,在當前社會競爭壓力日益加大的背景下,宋清輝直言,沒有任何背景、普通的職場人員,往往會選擇接受某些相關的培訓以提高自身的職業技能水平,以此希望升職加薪,這也增加了人們對接受再教育方面的動力。

 

【本文原創,轉載請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