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莊健成:支持「回港易」適時調整 增加接種疫苗誘因提振經濟

時間:2021-04-13 16:58:31來源:大公網

  文/莊健成

  就完善選舉制度後,特區政府將如何解決經濟與社會深層次矛盾等問題,將成為香港目前最重要的發展方向。香港和內地因為疫情封關一年多,港人及內地人都不能如往常地來往兩地。2020年11月23日起,特區政府實行「回港易」計劃,香港居民回港前不曾到過香港、廣東省和澳門以外的地方,可免去返港14天強制隔離的安排。及至近期,不少人質疑內地居民入境仍要強制隔離,認為現在內地絕大部分省份早就清零,入港者基本上無傳播風險。

  香港是多元社會,筆者相信特區政府官員會繼續廣納民意,也願意與立法會議員協作,認真處理有關問題,亦會增加與基層互動的機會,為香港做更多實事。及至近日,特首林鄭月娥透露指,正籌備將「回港易」計劃擴展至廣東省以外,並考慮讓內地人免除隔離檢疫到港的「來港易」,允許在內地及澳門的非港人通過配額申請來港,有可能分階段先從廣東開始,屆時內地人來港,只要持有新冠病毒陰性檢測結果,就可免去14天的隔離檢疫。

  作為商界代表,筆者聽到要求特區府在這方面撤限的聲音越來越大,目前每天約有數千個名額,供由廣東省回港的市民申請。但該政策早已不合時宜,一來人數實在太少,根本無法滿足龐大的兩地往來需要;二來地域受限極不合理。如今內地疫情早已受控,全國接種已逾一億劑次。在此情況下完全應該將「回港易」擴大到全國各地,而非僅限於廣東一省之內。

  筆者認同建議,應將「回港易」進一步擴大為「來港易」,只要接種疫苗的內地商務旅客來港都可免隔離,這對確保香港保持必要的經濟活力,至關重要。香港經濟受疫情重創體虛血弱,打擊最大者在於與內地的人流往來受阻,令多個行業嚴重「失血」,過去經濟週期證明,讓內地人可輕易來港,有望引入一點「活水」提振經濟,而當中要拯救經濟於水深火熱,放寬內地人入境已事不宜遲,政府應以此為當前急務,盡快與內地當局定出具體細節,於短期內實行,相信政府已為確保安全,可分階段進行,並做好嚴格防疫,相信風險甚低。

  香港防疫成效不及內地,近日香港疫情雖有緩和,但仍有零星未明源頭的確診病例,輸入病例亦有所增加,加上海外疫情和海外變種病毒的威脅,現時已到清零的關鍵時刻,境內防疫措施不能鬆懈,必須繼續堅守「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策略,致力早日達致「零確診」。

  筆者同時支持香港與內地建立疫苗互認機制,建議將疫苗接種有效率、疫苗接種次數等針卡數據與內地健康碼相互對接,為建立兩地疫苗接種互認制度創造條件,日後准許已接種人士跨境往來,增加粵港澳回港易名額,豁免政策擴大到其他省份的內地以及港澳居民,放寬內地其他省市回港後14天隔離檢疫限制,方便居住內地的香港居民家庭團聚、升學、經商或者就業。

  要長久根治,仍是要靠全面接種疫苗。全港要有七成市民接種疫苗,才能起群體免疫的作用。政府應趁現時疫情稍緩的時機,大大提升疫苗接種率。最有效的誘因,自然是訂明放寬限聚措施的時間表,以及積極與內地及其他地區商討通關安排。

  目前香港疫情趨穩,通過打針來避免感染已不能成為激勵大部分民眾參與接種的動力,港府就應該想辦法不斷加強打疫苗的宣傳工作及提供更多誘因,比如疫苗護照、豁免檢疫、通關等。眾所周知,「疫苗護照」已成國際趨勢,特區政府應更大力與內地和其他地區爭取更多通關放寬安排,讓已接種認可疫苗的港人到相關地區寬免檢疫,如此,相信疫苗接種率一定會明顯上升。加上社會對於與內地通關期待已久,如果我們有一定的疫苗接種率,必會大大增強內地與香港通關的信心。

  (本文作者系新界潮人總會主席)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