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放下分歧為香港 珍惜機會破困局
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第六屆立法會繼續履行職責至少一年,意味着原班人馬全部過渡,包括多名被DQ的現職議員,如此寬鬆處理,出乎不少人意料。事實證明,無論是特區政府押後選舉一年,還是人大常委會處理立法機關空缺的問題,都是嚴格依法辦事,一切以香港利益為依歸,着眼於生命至上、抗疫為先,聚焦發展經濟及紓緩民生困難。
《文匯報》:延任議員要盡職履職 反對派應拒絕攬炒
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本屆立法會繼續履職至少一年,消除立法會運作的不明朗因素。這一年是一個機會,可以令過去四年沒有完成審議的多項法案「枯木逢春」,尤其是包括增加土地等關乎重大民生法案。全體立法會議員尤其是反對派議員,必須履職盡責,善用未來一年時間,妥善處理積壓的法案,並且支持、配合特區政府全力抗疫濟民,莫再令議會空轉、瀆職誤民;反對派議員更應看清落實香港國安法後,社會逐步恢復法治穩定的大勢所趨,拒絕被攬炒派牽着鼻子走,重回理性非暴力的溫和路線,才能持續擴大政治光譜,避免被邊緣化而政治前途盡毀。
《星島日報》:反制與拘捕 顯護國安決心
中美博弈的熱度近日不斷升溫,日前美國政府宣布制裁十一名中央及香港特區官員,中央隨即出硬招回應,以「表現惡劣」為由,制裁十一名美國政客,反擊相當凌厲。與此同時,香港警隊國安處人員大舉行動,根據《港區國安法》拘捕黎智英等十人,震動香港和國際。這兩件事互有連繫,也顯示一個共通點,就是美方對中國與香港特區干預愈強橫,敵意愈大,中央維護國家安全及香港穩定的態度也愈堅定,愈不會作半點退讓。美方與香港反對派對此必須認識清楚,不要誤判。
《明報》:院舍監管不嚴 弱勢長者悲歌
一名半身不遂的護老院院友肛門被塞異物,其後因肺炎不治,死因庭批評社署監管寬鬆,提出10項建議。本港安老服務百病叢生,監管法例過時,院友缺乏保障,業界良莠不齊,社署把關不嚴,變相縱容小撮害群之馬唯利是圖,案件再度反映了弱勢長者的悲哀,當局有必要切實改善,除了加強監管,也要釜底抽薪,設法解決院舍嚴重短缺、人手嚴重不足等深層結構問題,否則很難全面改善安老服務汰弱留強,害群之馬只會繼續有恃無恐,罔顧院友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