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換屆選舉提名期10月24日展開,作為由治及興關鍵時期的重要選舉,它必須在全面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的基礎上展現高質量民主的嶄新氣象。「東方之珠」更需要用一場成功選舉鞏固香港特色民主制度,為新時期「一國兩制」香港實踐夯實根基。
第七屆立法會是完善選舉制度後產生的首屆立法會,90名來自不同界別的議員在「愛國者治港」的旗幟下團結一致,推動立法會運作擺脫過往的亂象重回正軌,與特區政府緊密配合又相互制衡,在維護國家安全、促進經濟發展、融入國家大局等方面形成充分合力,繪就了香港良政善治的新圖景,為本屆立法會選舉積累了寶貴經驗。
總結四年來的運作,香港社會已清晰看到什麼樣的民意代表最能幫助香港實現長期穩定與繁榮。就在提名期開始後,來自不同界別、行業、政團、社團的人才已加入競選行列,也有資深議員選擇急流勇退,給更年輕、綜合素質更適應時代要求的人服務香港的寶貴機會。這些都進一步保障了新一屆立法會已經呈現「五光十色」特徵,讓競爭能在更廣闊範圍中充分展開,選民也從而可以「優中選優」,將愛國愛港立場更加堅定、為港為民服務更加熱誠、論政素質能力更加優秀、視野格局理念更加出眾的人選放到為香港服務的舞台上,這就是香港特色優質民主的最好體現。
新選舉制度不僅具有廣泛代表性、政治包容性、均衡參與性,還需要保有最關鍵的公平競爭性。選舉自然就有競爭,但絕不能是訴諸民粹或相互攻擊等惡性操作,公平、良性和有建設力的競爭才是本屆立法會選舉應該堅持的標準與底線。正如「港澳平」文章指出,任何參選人如經法定程序確認為合資格候選人,都將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展開競爭。不存在什麼「祝福名單」,也沒有誰享有什麼「特殊待遇」。所有候選人比拼的是政綱、是理念、是形象,是對香港未來發展路徑和方向的深刻思考,是對增強發展動能與排解民生憂難的真知灼見。只有這樣的競爭,才能真正彰顯選舉的品質與成色。
作為香港的當家人和第一責任人,選舉能否辦得成功,特區政府負有不可推脫的重擔。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特區政府會與選舉管理委員會緊密合作,確保選舉公平、公正、誠實、安全有序地進行。需要提醒的是,儘管香港國安法和《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已築起安全領域的銅牆鐵壁,但仍不可忽視選舉過程中可能面臨的種種風險,對外部勢力、反中亂港勢力以及別有用心者妄圖干擾破壞選舉的舉動必須依法嚴懲,決不允許其利用選舉攻擊香港憲制秩序和民主發展,務必牢牢守護香港由治及興的良好勢頭。
高質量和高水平的選舉還有賴於全社會的積極參與。事實上,立法會選舉與750萬港人息息相關。議員們作為不同地區、界別和全體市民利益的代言人,其工作並不止於制定法律、審核預算、配合並監察政府施政,更對香港未來的經濟社會發展和百姓民生福祉有重要影響。正處於由治及興新征程上的香港,面臨着國際國內形勢變化帶來的諸多機遇與挑戰,亟需行政立法機構緊密配合,為轉型期的香港闢出一條康莊大道。作為香港管治架構的重要組成部分,社會各界理應對立法會選舉投入更多關注,並以當家做主的姿態為香港選賢舉能,投下寶貴一票,這不僅是履行自身的公民權利,也是對香港的未來負責。
回歸祖國已邁入第28個年頭,經歷風波與動盪後,香港正以前所未有的團結姿態積極向前。抓住「十五五」規劃發展機遇,在深度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中實現高水平安全與高質量發展的協同進步,是香港未來一段時間的首要任務,而辦好此次立法會選舉,就是完成任務的重要保障。特區政府和各界要從更高視野充分認識立法會換屆選舉的戰略意義,齊心協力圓滿完成這項歷史性工作,讓符合香港實際的高質量民主為由治及興作出更大的貢獻。
全國政協委員、港島各界聯合會常務副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