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评论 > 正文

港事港心/增加學生宿舍 廣納各方人才\高凌翔

時間:2025-10-17 05:02:02來源:大公报

  政府銳意推廣「留學香港」品牌,積極發展香港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與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在新一份施政報告中,進一步放寬自資收生人數限制,同時將「城中學舍計劃」擴展至涵蓋新建的學生宿舍,緩解學生宿位不足的燃眉之急。但隨着未來學生人數增加,宿位配套仍捉襟見肘,為長遠計,政府還應繼續放寬「城中學舍計劃」,將新式工廈一併納入計劃範圍,善用現有資源解決困境。

  根據高力早前發布的報告,本地教育資源與基礎建設存在差距及政策限制,2024/25學年,非本地學生人數約有9.2萬名,但目前本港宿位只有約4.8萬個,供需差距持續失衡。研究亦預計到2028年,本地及非本地學生的總住宿需求將達到約17.2萬個床位,屆時學生宿位短缺將達12萬個。

  再加上施政報告提出放寬自資收生限制,由2026/27學年起,每所資助專上院校的非本地生自費就學人數上限,由相當於本地學額數目的40%增至50%;資助研究院研究課程的超額收生自資學額上限,亦由100%增至120%,更有消息指政府不排除日後會繼續調高上限。可想而知,學生人數進一步增加將對宿位容量帶來更大挑戰。

  為增加宿位,政府已推出「城中學舍計劃」,從多方面拆牆鬆綁,鼓勵市場以自資和私營方式把現有的商廈改裝為學生宿舍,並將計劃擴展至拆卸原有商廈後重建的全新學生宿舍。但隨着非本地學生持續增加,上述計劃也未必能應付大量增加的宿位需求,因甲級及乙級商廈的業主未必願意將其物業改為宿舍,而改裝或重建商廈也涉及巨大投資,因此政府還需思考更多渠道,加快學生宿舍等教育基建的建設。

  最便捷的方法是將「城中學舍計劃」擴展至符合條件的新式工廈,為學生宿舍加入更多選擇。新式工廈通常具備基本結構設施,如獨立洗手間、穩定的電力系統及消防基礎設施等,適合改建成多間宿舍房間,並可配置公共設施如洗衣房、休閒區等。而工廈改裝為宿舍後亦可為周邊社區注入活力,創造多贏局面。政策亦有助激活目前疲弱的市道。

  有見及此,政府可研究將新式工廈(例如十年以內落成的工廈)納入「城中學舍計劃」的可行性,與專上院校合作,優先選址靠近學校的工廈作為試點,容許其整棟改裝或重建,方便學生就近住宿及上學。除制定具體指引之外,亦可考慮提供稅務優惠或補貼,鼓勵業主自行申請改裝,增加誘因。

  在香港高昂的居住成本下,學生宿舍是吸引非本地生來港升學的重要因素,政府在提升香港作為國際教育樞紐的吸引力上,需要軟硬兼施,讓來港留學的人才能夠住得安心,才能留得長久。

  公共事務顧問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