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评论 > 正文

井水集/輕軌賦能南區發展

時間:2025-10-16 05:01:22來源:大公报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昨日表示,目前正評估興建港鐵南港島綫西段項目的財務安排,年內敲定建設方案細節,爭取2027年開展前期建設工程。這一表態,標誌着港島南區居民望眼欲穿的軌道交通,由十多年來的規劃進入實質操作階段。

  連接金鐘和鴨脷洲的南港島綫東段已啟用多年,但貫穿香港仔、華富及數碼港的南港島綫西段一直是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據知主要涉及技術可行性、財務成本及區內需求等多方面考量。其實,香港興建鐵路有豐富經驗,技術可行性固然重要,最大的顧慮可能是區內人口不足,建鐵路不合成本效益。

  但換一個角度看,區內人口不足,發展商對在區內建樓興趣有限,癥結在於交通不便。一旦交通便利,南區發展前景佳,區內樓宇就會增多,人口就會上升。先有雞還是先有雞蛋的悖論,涉及的是思維方式。區內居民不滿南區成為「被遺忘的角落」,要求盡快建造鐵路的呼聲強烈。《大公報》為民喉舌,曾多次推出相關專題報道,引起各方高度關注。

  在各方推動之下,特區政府從諫如流,去年底決定改變重軌方案,採用綠色集體運輸系統(輕軌)興建南港島綫西段。輕軌更靈活、更環保,且財務負擔更輕,切合南區的實際。最重要的是,有關部門改變了興建鐵路的思路,視搞好交通配套為增加區內人口規模及搞活經濟的前提,而人口增加及經濟活躍,南港島綫西段就會成為「有錢可賺」的基建項目。

  南港島綫西段建成後,東接黃竹坑站,西連港大站,將大大便利南區居民通勤、促進南區住宅開發及振興南區旅遊業,對於推動以數碼港為中心的香港創科建設也有莫大助益。

  「要想富,先修路」,這是內地改革開放四十多年的寶貴經驗之一,同樣適用於香港。特區政府無論是推動北部都會區發展,還是搞活邊境地區的旅遊業,都要先從做好基建配套着手。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