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评论 > 正文

新聞背後/控方證據全面嚴謹 黎智英無可抵賴\梅若林

時間:2025-08-20 05:01:57來源:大公报

  黎智英案昨日繼續結案陳詞。縱觀兩日來控方的陳述,列出大量證據詳述黎智英在國安法通過前後的串謀行為,並以嚴密的法理邏輯駁斥了黎智英一方的辯解,全面、嚴謹、有力。相反的是,辯方早前抬出合約法的「受挫原則」等主張,不僅難以成立,反而強化了控方的觀點,自設陷阱。從目前情況而言,黎智英違法證據確鑿,即便下一步辯方進行結案陳詞,但在強大的證據鏈和明確的法律規定面前,可謂無可抵賴。

  昨日控方陳詞的其中一個核心論點在於,黎智英涉嫌串謀勾結外國勢力的呈堂證據,時間線橫跨多年,部分串謀行徑即使在香港國安法頒布實施後也仍然繼續,其數量之多和具體程度,令人吃驚。

  從國安法通過前後的事實而言:第一,2019年10月,黎智英就已經開始赴美會見美國官員,呼籲美國政府制裁香港,對中國實施敵對行動。至2020年6月,黎智英以探望孫女為由,向高等法院申請翌月離港赴美,但在早前庭審上,黎智英便承認當時的目的還包括會見美國官員進行國際游說。第二,控方指出案中「串謀勾結外國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指涉的串謀協議,由2019年8月開始,並延續至香港國安法生效後,共謀者包括黎智英本人、劉祖廸、黎智英當時的私人助手Mark Simon,以及從犯證人陳梓華和李宇軒等人。

  國安法生效後仍不收斂

  從具體的違法行為情況而言:黎智英在之前作供的時候,便供認Mark Simon於國安法生效前後與陳梓華的聯絡,均是執行黎智英的安排。2019年8月,黎智英透過Mark Simon作為中間人,為「G20×攬炒團隊」的全球登報倡外國制裁中國行動,墊支了350萬。在國安法生效前夕,黎智英再向陳梓華聲稱國安法只是「雷聲大雨點小」,形同鼓勵陳梓華在國安法實施後繼續進行國際游說。而黎智英更將一間英屬處女群島離岸公司連同存有8萬元的戶口,贈予陳梓華當作獎勵。

  從持續多年的政治主張而言:根據陳梓華的作供,2020年1月11日他與黎智英、劉祖廸等人在台灣會面時,黎智英指示他們循四個步驟展開國際游說,包括一)向外國政府傳達香港情況;二)爭取外國政府的關注及譴責;三)把外國政府「枱底人」的意見帶回香港;四)與「枱底人」建立關係,敦促他們對香港實施制裁,甚至推翻中國政權。黎智英在作供時,亦承認了國安法生效前後,均有進行頭兩個步驟。

  由上可見,不論是違法的時間線、具體的違法事實,還是貫穿始終的政治主張而言,都全面證明了被告的違法事實。在過去的庭審中,黎智英一方嘗試透過模糊自身在各項情節的參與度來作為主要辯解策略,例如他由始至終沒承認與「重光團隊」的直接關係、不知道IPAC等反華組織、與裴倫德等反華政客熟悉等等。但在強大的證據鏈面前,根本是徒勞。

  除此外,控方昨日針對辯方提交的書面結案陳詞作出反駁,指出辯方陳詞忽視全盤證據,提供的論述過於零散,又只提供選擇性陳述,並且以偏概全。

  例如辯方只選擇性採納前壹傳媒行政總裁張劍虹的部分供詞,試圖證明《蘋果日報》的編採方針有因應香港國安法生效而改變。但從張劍虹、陳沛敏等高層,以至黎智英本人的供詞,都可見黎智英從未改變《蘋果日報》的編採方針,而是貫徹其設下的「鳥籠自主」,規範員工編採方向,即毋須持平報道,集中報道中國負面新聞,堅持「黃色」政治立場。辯方雖然聲稱國安法生效後,《蘋果日報》管理層沒有意圖繼續作出涉嫌違反國安法的相關串謀行為。但證據顯示國安法實施後,《蘋果日報》持續在版面橫幅刊印含「港獨」意味的標語,以及「兩制蓋棺」等字眼,均顯示其編採方針未有改變。

  外力干預注定徒勞

  甚至在黎智英被捕後,他仍繼續下達編採指示,要求《蘋果日報》繼續「黃色」報道方針直至倒閉一刻,並透過各種文章和節目表明知悉「勾結外國勢力是大罪」,但強調自己「不能退縮,只能繼續前進」。加上黎智英請求美國在貿易、科技方面向中國實施制裁措施,控方直指,這些行為都已確切違反了香港國安法。

  控方所提供的人證、物證,由內到外勾勒出一幅外部勢力如何利用本地亂港勢力干預香港事務的複雜關係圖,證據包括了當年《蘋果日報》白紙黑字遺留下來的紀錄,包括了黎智英與其親信之間的私下對話,還包括了黎智英本人的證供。

  從黎智英案開審以來,外部勢力就不斷利用各種小手段企圖干預審訊,比如蠻橫阻止特區政府聘用相關大狀、稱案中的從犯證人遭到「嚴刑逼供」,到近期更祭出了黎智英「時日無多」的驚人之語。但每到最後,這些小手段無不以失敗告終。而在如此強大的證據面前,同樣將失敗收場。

  一百多天的審訊中,法官體現了剛正不阿的高度法治精神,控方律師發揮出了超高水平能力。各界相信,黎智英涉嫌違反國安法一案,將在公正、公開的情況下,以全面嚴謹的證據和法理邏輯,讓全世界看到香港的高度法治精神,以及維護國家安全的堅定立場。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