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股市成交量不斷上升,昨日有國際會計師行就強化香港金融業提出多項建議,包括分階段延長港股交易時段,首先將港股每日收市時間延長至下午6時等。延長交易時段有助吸引國際投資者參與,增加股市流動性及價值發現,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競爭力,而前提是完善監管框架,確保金融安全。
倫敦股市的交易時間是早上8點至下午4點半,中間不休息,交易時段為8個半小時,這是全球主要股市中最長的連續交易時段之一。美國股市交易為6個半小時。另外有盤前交易、盤後交易及由券商平台提供的夜盤交易,基本上實現了24小時全覆蓋。目前,英美兩國都在研究進一步延長正規交易時間,美國納斯達克計劃明年推動24小時交易。而東京證交所去年底也延長交易時間30分鐘。
相比之下,香港股市交易由早上9點半開始至下午4點結束,中間休息1小時,實際交易時段為5個半小時,少於倫敦和紐約。香港作為三大國際金融中心之一,股市交易時間對標紐約和倫敦,可增強競爭力。事實上,早年香港證監會就曾着手研究延長交易時間,並諮詢業界意見,但囿於實際困難而至今束之高閣。困難包括:當時的技術手段未能配合;券商擔心延長交易時段導致營運成本上升,等等。
當然,延長交易時段並非簡單的時間增加,涉及制度性調整,而當中最大挑戰來自風險管理。首先,延長交易時段可能導致非核心時段的流動性不足,增加價格波動風險;其次,需要更完善的監管架構,以應對跨時區交易可能帶來的市場操控、價格波動或利用股市洗錢等風險。現有的監管架構或需要調整,如加強夜間交易的監察和風險控制措施,同時要升級交易系統、實時結算系統及網絡安全措施。
在中央提出打造金融強國、內地證監會開始討論延長交易時段的情況下,香港國際金融中心承擔着更大責任,延長交易時段可謂大勢所趨,現在最重要的是為此創造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