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黎智英案踏入結案陳詞階段後,外部勢力也開始了「最後的瘋狂」,完全無視事實只顧炒作黎智英案的「健康問題」,還誇大到黎智英「時日無多」云云。事實是,黎智英每日獲得醫療檢查,他本人也沒有任何投訴。然而,美國政府、CNN、「無國界記者」卻無視本土醫療崩潰、監獄性侵醜聞,造謠抹黑香港司法,盡顯「雙標」本色。這不但只是一場打着「人權」旗號的鬧劇,更是對法治的公然踐踏。
在上周的聆訊中,黎智英的代表律師已公開表明,懲教署每日都為黎智英安排醫療檢查,每次出庭前,都有醫生再三確保其身心狀況沒有問題。
關於其心悸問題,醫管局到診專科醫生日前更為他進行了詳細檢查,沒有發現任何異樣,但為以防萬一,專科醫生仍然建議為黎智英處方按需要服食的藥物,以及佩戴心臟監測設備,倒是當時黎智英本人因「誤解」而拒絕佩戴監測設備。惟辯方律師清晰指出,黎智英沒有對相關醫療服務有任何投訴,法官亦對懲教署安排表示讚賞。
黎智英「親證」假新聞
試問,這種水平的醫療服務,全世界有多少地方的監獄可以提供?香港醫療水平一直在全球享有盛譽,由專業醫護人員為病人提供最適切的醫療服務,對在囚人士亦一視同仁。在衞生署派駐懲教院所的醫生協助下,全日24小時都有基本的醫護服務提供,醫管局或衞生署的到診專科醫療人員,如牙科、外科、骨科及眼科等專科醫生,也會定期為在囚人士診症及治療,甚至現在在囚人士還獲提供視像遙距診症服務。說黎智英得不到適切照顧,根本是胡說八道。
更重要的是,「無國界記者」、CNN等媒體不斷稱黎智英如何受到「不人道待遇」、怎麼遭到「虐待」,拿着幾張「看起來瘦了」的照片大張其事,卻獨獨算漏了黎智英本人的回應。
現在黎智英自己明確表示對相關安排沒有任何投訴,單是這句話,就已經比所有那些針對黎智英健康狀況的第三方陳述更具說服力,也直接讓「無國界記者」和CNN變成了跳樑小丑,從「捍衛人權」的道德高地掉落到製造假新聞的劣質媒體。
從「無國界記者」到CNN,再到美國政府,如此熱衷地關注黎智英的人權,甚至不惜造謠抹黑懲教署,極盡詆毀之能事。但他們偏偏對近在眼前,發生在美國的諸多人權問題視而不見。昨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2024年美國侵犯人權報告》,列舉詳實數據揭露美國真實的人權狀況。
報告中提到,美國的醫療和保險體系昂貴低效觸發眾怒,過度市場化和高壟斷化推高醫藥價格,利益集團綁架政策制定。很多人因難以負擔基本的醫療保健費用無力就醫,一生中不得不忍受各種病痛。美國醫療保險公司更以「延遲、拒絕和不支付」等手段對付投保者,大批中低收入病人因為醫療債務而破產。
諷刺的是,黎智英在獄內受到的待遇和醫療照顧可能比許多美國人還要好。美國國務院的所謂「人權報告」稱在囚生活對黎智英等人的身心健康及生命構成嚴重威脅、CNN直接斷章取義說黎智英沒有獲得藥物、「無國界記者」甚至要求全球就黎智英的「健康問題」採取行動。但就是沒有一個人關心過美國一般國民的醫療問題。
法庭不是表演作秀場所
不管案件涉及什麼罪名,被告有什麼身份背景,法庭的意義就在於通過法律程序來彰顯社會公義。法庭從來不是任何政治立場的宣傳舞台,也不是為了服務任何「表演者」而存在。
自黎智英等涉國安案件開審以來,總有一班人排隊入場霸佔公眾席,美其名曰「旁聽師」,卻不時喧嘩起哄、聲援被告、粗口辱罵、恐嚇法官、主控官或證人,當押解被告的囚車離開時,這班人再搖身一變為「送車師」一路「護駕」。究竟其目的是單純的關注司法程序,還是想干預司法程序,實在不得不惹人懷疑。說到底,法庭理應由控辯雙方透過「以法論法」的形式來判斷被告是否有罪,任何參與者包括旁聽人士,都不應用任何方式企圖干預或破壞這個過程。
如今黎智英案進入最後大直路,所有證據已經清楚還原出案件的真相,外部勢力再多的威脅也不可能恐嚇到法庭,更妄想可以藉由操弄「健康問題」這種小手段來干預香港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