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评论 > 正文

議會內外/完善生育政策 全方位提升發展競爭力\陳祖恒

時間:2025-08-15 05:02:14來源:大公报

  人口老齡化趨勢情況令人憂慮,完善鼓勵生育政策、着力提升生育率,是本港長遠發展的重要課題。筆者建議,可從觀念思維、生育誘因、育兒配套等數個層面着手,全方位提升香港人口的質量。

  根據政府統計處的人口推算,人口老齡化趨勢若未能及時紓緩,在2036年、即11年後,人口中位數就會上升至52.7歲。筆者認為,隨着勞動人口不斷減少,將大大阻礙香港經濟長遠發展,因此提升生育率,屬於香港未來經濟發展的重要着力點之一。

  事實上,今屆特區政府在鼓勵生育政策上已經是相當積極有為,例如發放新生嬰兒獎勵金、增加稅務優惠等,體現政府銳意提升本港生育率的決心,屬非常樂見和值得支持。筆者建議,未來可從數方面着手,繼續完善生育政策:

  為多胎家庭提供累進免稅

  第一,在觀念教育方面,筆者建議,從正向思維和中國傳統家庭觀念層面着手,做好公眾教育工作。事實上,有子女、多子女的家庭組成,是中國優良傳統文化之一,父母年輕時養育子女,子女長大成人後一起照顧父母,享天倫之樂、三代同堂,絕對是非常愉快的事情,也是幸福和值得追求的人生歷程。當局要加強弘揚這種優良的傳統家庭文化,從正面方向加強宣傳及教育。

  另一方面,要繼續做好宣傳,讓市民大眾知道養育一個小朋友未必要花費400萬、600萬元,所花費的金錢亦不是「一次性」,毋須過分擔心和恐懼。

  第二,財務誘因方面,可推出更多生育誘因和育兒配套。事實上,生了第一胎的家庭,當生第二胎時,嬰兒車、衣服等資源也有不少可以重用,家長的心態和經驗上亦有更好的準備,筆者建議可向生多於一胎的家庭,提供累進式的免稅額,生越多胎的家庭就可以享受更高的免稅額,以此作為誘因鼓勵生育。

  香港亦可以參考韓國首爾經驗,向育有兩名子女以上的家庭,發出「多子女幸福卡」,他們的家庭可以免費或半價享用科學館等不同公共設施,子女在高中畢業前亦可享有交通費、補習班、書店等折扣優惠,亦有助提升家長的社會地位,以提升年輕一代成為「家長」的身份認同。

  第三,育兒配套方面,筆者認同,應多管齊下協助婦女在生育後重投職場,其中政府可帶頭鼓勵在職母親「原區就業」,例如政府可以先行先試的方式,因應員工的需要,安排在本區政府合署、市政大樓等部門工作,配合彈性上班時間,照顧家庭需要,並以此作為例子,讓更多私營機構效法,締造更友善的生育和育兒環境。

  第四,輔助生育方面,筆者建議可以擴大輔助生育服務和開支安排,例如建議逐步加大公營醫療機構的輔助生育服務名額和相關資源,營造一個更有利生育的環境。

  做好海外人才子女教育配套

  第五,吸引更多海內外人才來港落地生根、組織家庭,筆者認為這是香港未來人口政策的重點,故建議香港要更主動出擊、以不同誘因吸引更多海內外,尤其是來自東盟、「一帶一路」國家的人才來港工作和升學,及早為香港注入新血。

  其中,除了要善用職專教育體系吸引非本地生,當局亦可鼓勵院校更主動出擊與更多中外知名院校合作,開辦更多雙學位課程、碩士聯合課程、或開設學術研究中心和基地,並鼓勵他們長遠進駐「北都大學教育城」,鼓勵更多知名院校以不同形式和規模盡快「落地」香港,把更多非本地「新血」納入香港人才庫。

  同時,當非本地生來港後,亦必需做好工作配對、醫療、住屋、子女教育等配套,令他們有在香港落地生根和建立家庭的基礎,並為海內外人士構建更適宜組織核心家庭的環境和氛圍,並更體現香港作為多元的國際大都會。

  總言之,筆者期望,政府繼續發揮為民服務的理念和積極有為的作風,制定更全面、更創新的鼓勵生育政策,全方位提升香港人口的質量,為香港長遠經濟發展奠下更堅實的基礎。

  立法會議員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