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智英案今日開始結案陳詞,反華勢力對此坐立難安,出台一連串干預司法的行動。例如「無國界記者」組織昨日就發表所謂的聲明,捏造「黎智英生命健康受嚴重威脅」的謊言,並威脅特區司法人員,意圖達到「放生黎智英」的目的。其言其行,根本就是徹頭徹尾的政治打手,踐踏法治抹黑香港。事實說明,所謂的「無國界記者」根本就是「無底線造謠」的代名詞。
「無國界記者」在聲明中,絕口不提這百多天裏法庭上公布的大量人證物證,通篇都在進行抹黑和恐嚇。又是說黎智英每日只能「運動」(exercise)50分鐘,難以接觸自然光;又是說黎智英體重下降、日漸衰弱,糖尿病併發症導致臨嚴重生命威脅,並以此證明黎智英一直遭受不人道待遇,被剝奪所有尊嚴和自由云云。
不知道的人,也許還會以為在香港坐牢就等於吃喝玩樂。不曉得「無國界記者」是不是對監獄有什麼誤會?在囚不是度假,監獄更不是酒店,黎智英本身就已因參與未經批准集結及欺詐等罪而被判監,人身自由當然要受到限制。若然因為黎智英的身份背景而賦予他其他在囚人士沒有的自由和權利,這不是在保障其人權自由,而是在監獄中大搞特權階級,向社會和世界傳達出原來某些人被囚禁也不過是走個排場充個樣子,如此香港還如何進行懲教工作?司法制度又如何服眾?
恐嚇法官圖「放生」黎智英
再者,真正代表黎智英的律師早前已發表了澄清聲明,黎智英的不同病情均有得到適切治療,每天也能透過囚室外的走廊窗戶接觸日光,並可在指定區域運動約一小時,甚至還可透過神父一人主持彌撒的情況下領取「聖餐」,甚至有關黎智英與其他囚犯中止交往的安排,也是根據黎智英本人的意願,並由懲教署經考慮所有相關因素後依法安排的。特區政府昨日在聲明中強調,懲教署一直極為重視在囚人士的安全及健康,包括提供良好的通風環境、合適和及時的醫療支援。有需要的在囚人士也會獲轉介到診專科醫療人員或至公立醫院繼續跟進。懲教署也設有一系列機制,例如透過獨立訪客(即太平紳士)定期巡視的安排,以確保在囚人士的權利獲得保障。懲教署處理黎智英相關事宜,均採取上述安排,與其他在囚人士無異。
「無國界記者」自稱捍衛全球記者權利及新聞自由,卻連做新聞的基本操守都不顧?其在聲明中提出的指控,要不與事實不符,要不就被過分誇大,或有意無意省略一些不想讀者知道的部分,某程度上來說,這確實是在「造新聞」,還可以看見以前《蘋果日報》報道的同類手法。
「無國界記者」在今年5月便已經利用過所謂的「世界新聞自由指數」來抹黑香港,然而這個排名極盡荒謬之能事。在洛杉磯反對執法部門拘捕非法移民的示威中,無視多國傳媒發射催淚彈和橡膠子彈的美國、以「支援被禁止組織」為由拘捕聲援巴勒斯坦記者的英國、還有在加沙不分對象展開軍事行動的以色列,在「無國界記者」眼中的新聞自由排名竟然都遠高於香港十多位。這不得不令人質疑,究竟「無國界記者」對新聞自由的定義是什麼?排名調查的資料數據從何而來?其分析計算的準則又是什麼?抑或是,從「世界新聞自由指數」到「無國界記者」整個組織,其實都只是服務於某些政治需要的工具?
徹頭徹尾的反華平台
在2020年12月,「無國界記者」也曾向黎智英頒發過所謂的「新聞自由特別獎」,聲稱是為了表彰他對新聞自由的貢獻云云,而這件事也一再成為「無國界記者」之後為黎智英喊冤的藉口之一。說到這裏,「無國界記者」的套路已經非常清楚,先是利用自設的新聞獎、新聞自由排名為不同對象打上標籤,自製政治抹黑所需的證據。黎智英因為得了個「新聞自由特別獎」,就成了捍衛自由新聞的傳媒工作者;香港的新聞自由排名低,所以就是特區政府打壓傳媒的證據。但一切到頭來,其實都是「無國界記者」的自導自演。
順帶一提,「無國界記者」在這次的聲明中不忘引述黎智英「國際法律團隊」的說辭,但問題是,其中一名「國際法律團隊」成員、英國大律師Caoilfhionn Gallagher,數年前早被揭發是「無國界記者」的英國諮詢委員。所以究竟是Caoilfhionn Gallagher一直在借用「無國界記者」的名聲來為黎智英叫冤,還是「無國界記者」只能用這個黎智英本人也撇清了關係的「國際法律團隊」來為自己站台?不論事實為何,這也說明「無國界記者」絕非單純的傳媒組織,背後存在着千絲萬縷的政治利益和關係網絡,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反華政治平台。
過往美西方對香港揮舞制裁大捧、恐嚇法官威脅官員不在話下,都始終未能動搖香港的法治根基,「無國界記者」一紙聲明就更不可能干預到黎智英案的審訊和判決。想藉機「放生」黎智英根本是在做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