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0日,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六屆政府發表《香港營商環境報告:「一國兩制」 獨特優勢》。這是繼特區第五屆政府2021年9月27日發表《香港營商環境報告:優勢獨特 機遇無限》後,香港第二份向全球推介香港營商環境優勢的力作。
約4年前的第一份報告,發表在香港由亂到治的重要時刻。眾所周知,2019年中至2020年初,由修訂《逃犯條例》引發的黑色暴亂,對香港社會經濟造成空前惡劣的破壞,引起國際社會關於香港是否仍是合適投資地的疑慮。當其時也,《香港營商環境報告:優勢獨特 機遇無限》擺事實講道理,告訴世人,在香港國安法的護衛下,恢復社會穩定的香港,不僅依然保持固有的營商環境優勢,而且,堅定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獲得前所未有的發展新機遇。
國際資本的避風港
4年來,尤其特區第六屆政府擔負起管治香港的重任以來,香港進一步完善和落實選舉制度,完成基本法第二十三條本地立法,推進香港邁入由治及興新階段。
與此同時,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全面深入演變。逆經濟全球化、地緣政治和地緣經濟矛盾繼續惡化。俄烏衝突和第六次中東戰爭升級的風險繼續累積。世界碎片化繼續加劇。全球經濟下行風險愈益高於上行機率。香港作為小而高度開放的經濟體,對外部衝擊極為敏感。
另一方面,中國身處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漩渦,中美較量進入了決戰時期,香港在歷史上形成同美西方的緊密聯繫,承受愈益嚴重的挑戰和考驗。尤其,特朗普重返白宮後,毫不以香港是單獨關稅區和自由港為念,對中國實施關稅戰貿易戰並無差別地一起打擊香港特區。面對如斯新局勢,國際社會一些人對香港營商環境產生新疑惑。對於這些人,《香港營商環境報告:「一國兩制」 獨特優勢》不啻醍醐灌頂。
新一份報告分兩章,第一章闡述香港背靠祖國優勢,聯通全球商機;第二章闡明特區政府在中央政府領導和指導下,全面貫徹「一國兩制」,堅決維護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縱然全球風高浪急,香港仍是國際資本的避風港。
事實勝於雄辯。
新一份報告臚列各項數據包括國際組織關於香港經濟在全球的排名。例如,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穩居全球前列;2025年上半年新股集資額居全球之首。同時亮出特區現屆政府招商引資和引進人才的成績。2024年,香港境外母公司在香港開設公司數同比增長約10%,總數近一萬間,初創企業數目近4700間,兩項數字均創歷史新高。特區現屆政府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自2022年底成立以來,已引進84家重點企業,共投資約500億港元,為香港創造2萬個職位。截至2025年6月,「高才通」等各項人才入境計劃共收到近50萬宗申請,其中,近33萬宗已獲批,近22萬人已到香港。
美西方對香港國安法和《維護國家安全條例》持有偏見。新一份香港營商環境報告義正詞嚴指出:「國安法的實施讓香港重建安全穩定的環境,不僅保障了市民大眾的權利和自由,同時也讓香港成為更吸引國際資金和投資的安全港。」
加快推進北都建設
毋須諱言,隨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繼續深入全面演變,美西方一部分投資者會對中國包括香港加深難以說服的成見。
一方面,我們必須繼續擺事實講道理,說好「中國故事」和「香港故事」。另一方面,我們必須積極探索香港隨同國家在全球和區域產業鏈、供應鏈和價值鏈重整過程中的新位置和新作用。香港不能也不會繼續就產業論產業。香港必須把拓展本地創新科技及相關產業,置於粵港澳大灣區和全國發展的大局。特區現屆政府高度重視開發北部都會區,必將加快推進,必定加深香港同深圳和粵港澳大灣區的一體化建設。
中國是舉世公認的全球大國,猶如一艘巨輪,無懼風高浪急乃至驚濤駭浪。加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香港,也是一艘堅不可摧的巨輪,緊緊依靠國家,一同乘風破浪。在如此宏闊的背景下,新一份《香港營商環境報告》奏響雄渾的進行曲。
資深評論員、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