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工作人員在聯合飛機集團深圳基地的車間內組裝植保無人機。\新華社
【大公報訊】記者盧靜怡廣州報道:7月31日,粵港澳大灣區內地9市已全部公布上半年經濟「成績單」。整體來看,9個城市中除江門和佛山外,GDP增速均在3%以上。大灣區兩大一線城市中,深圳經濟總量大,GDP增速也排在前列,達5.1%。而廣州GDP增速為3.8%,雖然增長速度溫和,但亦有亮點,生產服務業對GDP增長貢獻率超過五成 。
記者梳理發現,增速較快的城市普遍在高新科技領域持續發力,成為支撐當地經濟發展的關鍵引擎。以深圳為例,其通用設備製造業上半年增長17.1%,其中民用無人機、工業機器人、3D打印設備的產量分別按年增長59.0%、38.0%、35.8%。廣州民用無人機產量增長37.7%,集成電路製造業增加值增長30.0%;3D打印設備、太陽能電池、鋰離子電池等戰略性產品產量亦錄得逾40%的高增長。在生產性服務業方面,廣州數字經濟、系統集成服務年增20%以上,已成為拉動經濟的重要引擎。
據海關總署廣東分署統計,今年上半年,粵港澳大灣區內地9市進出口總值4.38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4.3%,佔廣東省進出口總值的96.3%。值得一提的是,這是大灣區內地城市外貿規模連續8個季度保持正增長。上半年,大灣區內地9市民營企業進出口2.82萬億元,增長4.6%,佔其進出口總值超過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