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24名中國國民黨籍台灣地區民意代表的罷免案日前投票,所有罷免案均未獲通過。民進黨投入大量時間、人力物力發動所謂「大罷免」大潰敗,充分展現台灣民意對民進黨藉「大罷免」黨同伐異、「假民主、真獨裁」的強烈不滿,更是對民進黨「抗中謀獨」,撕裂台灣社會路線的強力反制。民進黨不斷挑起政治惡鬥,製造「綠色恐怖」,又毫無底線奉承討好美國,其「倚美」、「跪美」、「舔美」的醜態,其施政無能,其「真獨裁」的虛偽面目,已經引起台灣民意的嚴重反彈,「大罷免」的大潰敗正是民意對民進黨路線說不,對賴清德的施政說不,對「抗中謀獨」路線說不,更表明祖國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這是歷史大勢,勢不可擋。
這場所謂「大罷免」,是民進黨當局假借「民間團體」策動,圖謀通過罷免國民黨籍民意代表,擺脫在台灣地區民意機構的席位劣勢,改變「朝小野大」政治格局,並藉此對國民黨民意代表進行政治清算。「大罷免」本質上是一場政治操作和政治惡鬥,並非是為了台灣民眾福祉,而是出於民進黨「台獨」本性和「一黨獨大」的野心,不擇手段的打壓異己,其所為完全違背島內民意。
違背「要和平、要發展」民意
儘管民進黨及其「側翼」無所不用其極的為「大罷免」造勢,但「大罷免」逆民意而動、逆潮流而動,失敗是理所當然。值得指出的是,這次「大罷免」中25個罷免案全數被否決,結果出乎不少人意料,對於民進黨這次完敗,反映三重意義:
一是反映台灣民意對民進黨「抗中謀獨」路線的強烈不滿。賴清德妄圖「倚外謀獨」「以武謀獨」,已經將其「台獨工作者」的本質暴露無遺。民進黨當局昧於發展現實和歷史大勢,死抱「台獨」立場不放,拒不承認「九二共識」,持續勾連外力「謀獨」,更是當前台海形勢複雜嚴峻的罪魁禍首。
民進黨一直將「抗中謀獨」視作「萬靈丹」,以為在政治上可以無往而不利,在這次「大罷免」中不論是民進黨及其「側翼」,都在大肆渲染「抗中謀獨」。為了給「大罷免」造勢,民進黨更大力「反中牌」,拋出所謂「17項策略」嚴格控制兩岸交流,更舉行針對大陸方面的「史上最長軍演」。結果「大罷免」最終大潰敗,說明民進黨「抗中謀獨」路線的破產,更表明「台獨」路線不得民心,民進黨不斷激化兩岸對立,阻撓兩岸經貿交流,罔顧台灣的發展需要和民眾福祉,違背「要和平、要發展」的最大民意。「大罷免」的大潰敗再次表明走極端路線,走「抗中保台」路線,走「台獨」路線,在台灣社會是不得人心。
二是賴清德的施政無能已經引起島內民意不滿,其妄圖藉「大罷免」轉移施政失敗視線更是全面破產。這次「大罷免」的結果某程度也是民眾對賴清德的施政檢驗。賴清德上台一年來,肆意破壞兩岸關係,導致陸客依然無法赴台,島內旅遊業界叫苦連天。面對美國祭出高額關稅,島內經濟形勢告急,民進黨當局卻毫無底線奉承討好美國,向美國送上了各種「大禮」,包括斥巨資擴大對美軍購、台積電增加對美投資一千億美元等,但至今美台關稅談判仍沒有最終結果。最近台灣南部因受颱風襲擊而災情嚴重,但賴當局救援不力,引發民怨。賴清德施政不得民心,其「抗中謀獨」、「倚美謀獨」的路線,更衝擊島內的經濟民生,在島內釀成前所未有的對立和撕裂。
台灣民眾都憂慮,如果讓民進黨的「大罷免」得逞,在台灣地區民意機構中取得主導地位,勢必透過政治操作對兩岸交流合作橫加阻撓,令台海局勢更加複雜嚴峻。廣大台灣民眾並不希望看到一個「為所欲為」的民進黨,這次「大罷免」結果正是民意對賴清德的一次否定票,力阻民進黨當局將台灣拖進無底深淵。
三是在「大罷免」中民進黨完敗,國民黨完勝,離不開一個大背景:祖國大陸的強大,統一大業勢不可擋。這次台灣「大罷免」整體上投票率普遍較高,24席藍營民意代表和新竹市長高虹安的「罷免」投票不同意票全部大於同意票,且不同幅度都有領先優勢,不但反映「大罷免」及民進黨不得人心,更說明國民黨的表現得到民眾認同,因而拒絕民進黨的政治操弄。台灣民意大都是理性務實,他們希望兩岸和平,期待安居樂業,任何破壞兩岸和平、挑動兩岸對立的極端路線,都不會得到民眾的支持,民眾反對罷免案,既是對國民黨的認可,更表達對兩岸和平發展的強大呼聲。
祖國強大台灣福祉最有保障
天下大勢,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這是亙古不變的歷史定律。「大罷免」的結果反映了島內民心走向,期盼與祖國內地融合發展、厭倦政治操弄、期待民生改善、思穩思安思進。更重要的是,台灣民眾都認識到,祖國的強大,是台灣福祉的最有力保障,只有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堅決反對「台獨」分裂和外來干涉,兩岸才會有真正和平,兩岸同胞才可在融合發展中互惠互利。祖國具備完成統一大業的堅定意志和強大能力,無論台灣島內形勢如何變化、外部勢力如何干擾阻撓,也不能改變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事實,不能改變祖國終將統一、必將統一的歷史大勢!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