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评论 > 正文

有話要說/盛事經濟帶動供應鏈物流升級轉型\袁尚文、于承忠

時間:2025-07-23 05:01:54來源:大公报

  當前全球供應鏈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包括物流樽頸導致配送延誤、原材料和運輸成本上漲加劇營運壓力,以及ESG和碳中和要求推動企業轉型升級等多重考驗。在此背景下,香港需緊抓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大機遇,助力推動區域經濟深度融合。大型體育賽事、國際博覽會、演唱會等盛事經濟,不僅能帶動旅遊零售消費,更能成為推動本地供應鏈物流升級轉型的重要催化劑。

  創新應用提升營運效率

  大型博覽會、演唱會和大型體育賽事具有三個顯著特點:物流需求集中且密集,短期內需處理大量人流與物資流動;時效性要求高,從臨時設施搭建、餐飲供應到周邊商品運輸,均需精準調配;協調難度大,需要主辦方、供應商、物流商等多方無縫配合。這些特點促使各方加速數碼化轉型,採用先進技術提升營運效率,實現精準的供應鏈管理。

  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充分展示了數碼化物流的成功實踐。主辦方採用無線射頻辨識技術(RFID)全程追蹤商品庫存,即時掌握場內各售賣點的銷售情況,實現精準補貨。同時引入智能溫控的冷鏈物流系統,確保餐飲供應安全可靠,系統更能根據實時人流數據預測需求,大幅減少食物浪費。這種創新應用不僅提升了營運效率,更為未來大型活動的物流管理樹立了新標準。

  亞洲國際博覽館的智慧倉儲系統則展現了物聯網與人工智能的創新應用優勢。系統通過分析歷史數據,準確預測不同展會的物資需求;透過傳感器監控倉儲環境,確保特殊展品的存放條件;利用自動化設備提升裝卸效率。場館內設置的「快閃配送點」更實現了展品即提即走,大幅提升參展商和觀眾體驗。這套完整的智慧物流解決方案,為香港展覽業的數碼化轉型提供了重要參考。

  盛事經濟可以成為推進物流業的數碼化轉型的契機,企業可建立統一的數據平台,整合訂單、庫存、物流等資訊,實現端到端可視化管理。同時,善用區塊鏈技術提升供應鏈透明度,確保商品來源可追溯。採用雲端SaaS解決方案可有效降低系統建設和維護成本,而引入自動化倉儲、無人配送等新技術,則能大幅提升物流效率。建立靈活的臨時配送中心,更可有效應對需求波動,優化整體供應鏈表現。

  面對碳中和挑戰,盛事物流需要更加注重可持續發展策略。這包括推廣電動車配送,發展共享物流平台,減少碳排放;利用大數據優化配送路線,降低空載率;採用可重複使用的包裝材料,建立回收體系;加強展會垃圾分類,推動資源循環再用。這些舉措不僅響應了全球環保趨勢,更能為企業創造長遠的競爭優勢。

  加強灣區城市物流協作

  為推動行業發展,建議政府可設立支持企業開發智慧物流解決方案的創新基金,完善5G網絡基建以支持物聯網應用,開設專業課程培養數碼物流人才。同時,制定盛事物流服務標準,提升行業整體水平,並加強粵港澳大灣區各城市的物流協作,實現資源共享。這些政策支持對促進行業升級轉型至關重要。

  香港作為國際物流樞紐,擁有世界級物流基建和專業人才,但同時面臨土地資源緊張、營運成本高企等挑戰。發展盛事經濟不僅能促進物流業升級創新,更能吸引科技企業落戶,帶動相關產業發展。透過跨界協作、政企合作,香港定能把握機遇,打造大灣區智慧物流示範城市,進一步鞏固國際物流樞紐地位。

  盛事經濟為香港供應鏈物流業帶來了重要的發展機遇。通過數碼化轉型、創新技術應用和可持續發展策略,香港可進一步提升物流服務水平,為建設國際盛事之都和智慧物流中心奠定堅實基礎。這不僅有助增強香港的整體競爭力,更能為大灣區經濟發展注入新的發展動能,推動區域經濟邁向更高水平的融合發展。

  作者分別為香港理工大學專業及持續教育學院高級講師及組合課程統籌,香港理工大學專業及持續教育學院客席講師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